时家瑞,现任大连市自然资源局中山分局局长。
2017年底,因工作需要,市局调我到中山分局担任局长一职,我在分局工作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遵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继续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强化政德、廉政意识,严格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领导干部标准,为做好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始终把准政治方向
我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专题教育学习中我认识到,全党深入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支部书记我以上率下,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为分局全体党员上党课,进一步强化了向党中央看齐意识,进一步对标先进提振了要为党的事业不懈努力的精气神,坚定了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在学习中,我始终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先后多次到区政府旧改办、虎滩街道和社区调研座谈,就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中山区15分钟生活圈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交流座谈,共收到2108份回答问卷,着眼对照民情民意查找问题,多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说“城市规划建设做的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这句话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我始终把企业和群众的事放在第一位,坚持工作在第一线,把问题解决在第一线。5月15日政务公开日,我亲自组织召开了“办事难”问题专项座谈会,以“解决群众办事难,优化营商软环境”为主题,邀请了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发商等11家项目建设单位代表,会上,我详细介绍了分局工作职能和政务公开内容,介绍了国家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就解决“办事难”问题提出了分局解决方法和各项措施,并广泛听取了与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积极解答困惑难题,受到了服务企业的一致好评。分局工作职能调整后,专业管理人才匮乏,在数据、业务和系统等多个方面深度融合不够,急需全面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既没有现成的经验,也没有工作流程可借鉴,我不等不靠,不仅自己带头学,还先后两次请市局法规处工作人员到分局讲解规划核实和规划验线工作内容,组织带领分局人员,一起研究制定了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工作制度,包括规划核实流程、具体核实内容、办理程序等。我还针对市政府12345热线反映的问题(中山区绿山巷枫桥园的房屋因失火需要重建,市民咨询办理规划手续的事宜),积极研究解决办法,参照其他城市有关管理规定,结合分局管理经验,草拟了《大连市险房翻建规划管理办法》,已上报市局研究讨论。
注重发挥专业特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服务保障
我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专业特长,主动为区域经济社会提供规划技术支撑。中山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项目,针对区城建局申报的改造方案我带领分局工作人员共同进行了现场踏看和认真的比选,并主动联系设计院,及时提供服务和技术指导。为了作好中山区历史建筑普查和认定工作,我主动联系区政府提供相关服务和技术指导,并与区政府主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多次进行现场踏看,协调并初步确定了152栋历史建筑,在工人文化宫的立面改造设计方案审查过程中,及时提出了历史建筑保护的要求,最终审定了修旧如旧、还原历史面貌的设计方案,我还对中山区城市设计就街区选择、改造要求和设计风格提出指导意见,并确定丹东街(长江路至大众街一线)为试点改造路街。我还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依法依规做好生态保护和用地监管工作,完成中山区5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三调工作调查任务,完成中山区生态保护红线(陆域红线、海域红线)评估工作。完成市重点项目:中山区辖区内大连地铁五号线、大连湾海底隧道、东港输变电等项目的规划和用地审批服务,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