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常态化,既不同于“非常态”时期,也有别于正常生产生活状态下。当防疫成为常态,我们该如何适应“新生活”?因为疫情就不到医院,有问题就靠“挺”吗?如果出现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如嗳气、反酸、上腹不适、食欲减退、腹胀等,因为担心疫情,不肯到医院,自己网上百度后自己给自己配方,吃一点胃药,这样很容易耽误病情。所以千万不可以因为疫情,不敢到医院就诊,延误诊治,小病变大病。
疫情期间是可以去医院做胃镜的,疫情期间医院的各个部门都是正常开设的。因为在特殊的时期,需要登记患者的体温以及近14天的居住史,如果患者的身体没有异常的情况,就可以做各项检查的。胃癌是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二位。胃癌的日益高发、年轻化和高死亡是因我国并未大规模开展胃癌普查和筛查项目,主要依靠门诊有症状患者的胃镜筛查,而大多数胃癌患者缺乏或者无特异症状,导致目前我国的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
什么是早癌呢?
胃癌早期指癌细胞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其中直径在1cm以内的胃癌称为小胃癌。直径在5mm以下的胃癌称为微小胃癌。胃镜活检时诊断为胃癌,切除后经全黏膜标本切取查不到胃癌者称为一点癌。
胃癌究竟有什么症状呢?
胃癌早期症状非常隐匿,比如腹胀、纳差、反酸、烧心、嗳气、打嗝胃痛等,大多与普通胃病极为相似,到了进展期或晚期,才有比较明显的症状,比如明显消瘦、贫血、食欲减退、呕血、黑便、腹部出现固定的包块、疼痛性质较前发生改变,都要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
如何发现胃癌呢?
临床上有多种方法用于胃癌的诊断,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胃肠钡餐X线造影、CT检查、胃蛋白酶原(PG)检测、血清胃泌素17(G-17)检测,其中最近流行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这三项。胃蛋白酶原Ⅰ反映胃体黏膜功能,胃蛋白酶原Ⅱ属于炎性指标,二者比值(PGR)异常提示萎缩及胃癌风险;而胃泌素-17提示胃酸分泌水平及胃萎缩情况。这些指标都对于筛查出高风险患者有重要意义肿瘤标志物等。胃癌可能血肿瘤标记物Ca724、Ca199、CEA增高,在机体发生肿瘤时,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的某些肿瘤标志物就可能会相应的升高。但是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意味着已经发生肿瘤,在一些正常人或者患有良性疾病的人群中也会升高。此外,多数胃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并不升高。因此不能单凭肿瘤标志物检测判断是否发生肿瘤。
什么才是胃癌检查的金标准?
胃镜联合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目前确诊胃癌的首选方式。胃癌发生部位的胃黏膜会发生改变,表现为隆起或者凹陷,有时有溃疡形成,在胃镜下能够被发现。我国大多数区县级医院都配备了先进的电子胃肠镜系统,具备染色、放大、超声等功能,内镜医生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多数胃粘膜病变和早癌都可以及时发现。
胃镜检查前都需要做什么检查?
化验乙肝,丙肝和梅毒,艾滋病检查,以防止交叉传染。阳性和阴性者使用不同的胃镜方式做检查,能有效地保护患者。检查前至少要禁食6到8个小时,应该在空腹的时候进行检查,一般如果第二天上午做胃镜检查,那么前一晚就要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晚餐后要避免再进食,直到做完胃镜,如果常年吃阿司匹林的患者需要停药一周,以免取病理时引起出血。
如果对胃镜检查有恐惧心理怎么办?
有人对胃镜总是有恐惧心理,现在由麻醉医生用一种静脉麻醉药物,让患者在短暂的睡眠状态下安全地进行胃镜检查,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及不良后遗症,检查完毕很快就能苏醒。减少了患者因痛苦而不自觉躁动引起的机械损伤,特别适用于对于胃镜检查存在恐惧心理的病人,不过对于镇静类药物存在过敏的病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该也忌用。
胃镜检查后需要注意什么?
1.一般胃镜检查后1-2小时,吞咽时舌头无麻木感觉,饮水不呛,即可以正常进食及活动。
2.如果出现咽喉肿痛等情况,多喝水,或者是在医生建议下口服润喉片等。一般一到两天后症状都会消失。
3.检查后当天应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引起消化不良。
什么人需要检查胃镜?
对于长期吸烟饮酒者;长期饮食、作息不规律者;长期从事化工工作者,如橡胶厂工人等,有家族肿瘤病史者,或者隔三差五会出现胃部症状,患有癌前病变疾病,如胃息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约有10%的病人可能会演变成胃癌。因此要重视这类疾病,及时就医,定期复查,预防胃癌的发生。建议最好查个胃镜,以除外早期胃癌。一旦出现上腹部疼痛或不适,食欲减退、体重短时间内明显下降,出现呕血和(或)大便中有血,更应马上就诊。
保护我们的胃肠,什么是病因学预防?
胃癌,也是吃出来的癌症,它是一种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癌症。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如果家里已经有人患病,我们应该认真审视自己平时的生活,是否有相关的不良习惯。针对胃癌病因采取预防措施,消除或避免致癌病因中占有重要地位,控制饮食因素对胃癌病因学预防十分重要。我们要改进不良饮食习惯和方式。要按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食物不能过硬,进食不宜过快,进食情绪愉快,平时应养成细嚼慢咽的良好饮食习惯。长期吸烟喝酒、喜欢吃油炸、烟熏、腌制食品,高油高盐、或者食物过烫、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都将对胃造成伤害。腌制的含有高浓度食盐的食品,如咸肉,咸鱼等为胃癌发生的重要诱因。应尽量减少盐腌食品的摄取,每日进食盐量一般应低于10g。少吃烟熏,油炸和烘烤的食物,以红烧,清炖为好。多吃具有防癌作用的食品。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牛奶,大蒜,绿茶等与胃癌发病率呈负相关,是预防胃癌的理想食品。多食肉类,鱼类,豆制品和乳制品;戒烟戒酒。坚持运动,控制体重,不吃霉变食物、隔夜剩菜。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
胃癌可以治愈吗?
诊确胃癌后,所谓合理正确的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导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治疗模式除传统手术外,还包括腹腔镜手术,内镜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等等。早期胃癌特别是黏膜内癌,可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适用于高或中分化、无溃疡、直径小于2cm且无淋巴结转移者。应对切除的癌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査,如切缘发现癌变或表浅型癌肿侵袭到黏膜下层,才需追加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没有转移时,及时行手术切除肿瘤,有机会治愈。
胃癌三级预防是指采取积极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目的在于提高胃癌生存率。所谓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
【本期专家】
朱晶,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学历。沈阳市医疗鉴定专家组成员,沈阳市医学会传染病分会委员。在消化科工作了20余年,对消化科的常见病,如胃炎,溃疡,消化道出血,肝硬化,肝性脑病,胰腺炎能熟练掌握,并能熟练掌握胃镜,肠镜,胃镜下止血,镜下息肉切除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