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酒精中毒俗称醉酒,因饮酒过量或过快或长期饮酒,导致血中高浓度乙醇超过肝脏的氧化代谢能力而蓄积,并通过血 —脑屏障进入大脑,引起的一系列中毒症状。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酒精常常影响维生素b1的代谢,引起维生素b1缺乏,造成糖代谢的障碍和能量供应的异常,产生神经组织功能和结构异常,造成神经组织脱髓鞘和轴索变性。最终导致酒精中毒性脑病及末梢神经病变。
急性酒精中毒指一次饮入过量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兴奋继而抑制的状态称为急性酒精中毒。乙醇浓度增高,作用于小脑引起共济失调,作用于网状结构,可引起昏睡和昏迷,极高浓度的乙醇抑制延髓中枢引起呼吸或循环衰竭。
慢性酒精中毒是指长期饮酒形成身体依赖,一旦停止或减少饮酒量,可出现与酒精中毒相反的症状。长期大量饮酒进食减少,可造成明显的营养缺乏,VB6缺乏引起周围神经麻痹,叶酸缺乏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乙醇对黏膜和腺体分泌有刺激作用,慢性乙醇中毒可引起食管炎,胃炎,胰腺炎。乙醇在代谢过程中,可引起细胞脂质过氧化,造成肝细胞坏
酒精中毒的表现有哪些呢?
酒精中毒后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兴奋期:饮酒者会出现眼部充血,面色潮红或苍白,言语增多;共济失调期:出现动作笨拙,步态蹒跚,语无伦次,言语含糊不清等现象; 昏睡期:当中毒者进入昏睡期后,一般表现为颜面苍白、口唇微紫、皮肤湿冷、体温下降、瞳孔散大、脉搏快、呼吸缓慢有鼾声,这个时候需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酒精中毒为什么会致死?
(1)窒息 酒精中毒昏迷者失去了自我防护功能,如果处于仰卧位或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就可导致窒息缺氧死亡。
(2)诱发心脏病 酒精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恶性心律失常,进而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3)诱发脑出血 酒精可兴奋交感神经,造成血压急剧升高,进而导致脑出血发生。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酒精中毒引起的脑出血,占总死亡的1.3%。
(4)其它 酒精可以诱发胰腺炎、低血糖昏迷、代谢紊乱等,这些都和患者死亡有关。
酒精中毒如何救治呢?
中毒轻者可卧床休息,如果出现呕吐,要让他侧卧让呕吐物流出。如果躺着呕吐,也要将他的头部侧向一边,让呕吐物顺利流出并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患者如果出现脉搏加快、呼吸减慢、皮肤湿冷、烦躁、昏迷的现象,立即送医院抢救。对于烦躁不安或者过度兴奋的患者,可以应用小剂量的地西泮,避免饮用吗啡,氯丙嗪,苯巴比妥类镇静药,可予以纳洛酮静脉点滴,严重症中毒时可以用腹膜透析或者血液透析,促使体内乙醇快速排出。
医生提醒:用温水催吐洗胃,使酒尽早排出,减少胃肠对酒精的吸收,但不要用手指刺激咽部来催吐,因为这样会使腹内压增高,导致十二指肠内溶物逆流,从而引发急性胰腺炎并要预防吸入性肺炎。
解酒偏方有用吗?
民间解酒的方法很多,如饮醋、糖水、咖啡及茶水等等,这些方法虽然可以试用,但在医学上没有这些方法对酒精中毒有效的证据,因此不要轻信解救偏方的疗效。
【本期专家】
刘天明,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内六科(中毒科)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沈阳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中毒的救治。危重症疾病的救治及脑血管病,冠心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