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朝阳市龙城区商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兼任龙城区京津冀招商局局长。荣获记一等功公务员、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市区杰出青年等。
“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46岁的我一直坚守的工作理念和人生信条。多年来,村支部、镇政府、招商局等工作场所以及京津冀等发达地区都留下了我坚定的足迹和忙碌的身影。特别是我尽心竭力、真抓实干,大力度、高强度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业绩,为龙城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荣获了记一等功公务员、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市区杰出青年等十几项殊荣。这就是事无巨细、主动作为、无私奉献并得到党员干部群众认可的我——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商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兼任龙城区京津冀招商局局长的李军。
坚定政治立场,敢于担当作为
“喊破嗓子不如做好样子”。工作、生活中我始终以实际行动诠释自己的担当和作为,1998年6月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按照上级提出的面向全中国、主攻京津冀抓招商要求,为了抢抓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机遇,我放弃了对老人的照顾、对家人的陪伴、对孩子的培养,长期驻点京津冀地区,在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及开工建设期间,不分昼夜、连续作战。我坚持在对接洽谈、签约落地、开工建设等各个环节亲历亲为,最终使得投资80亿元的亚琦商贸物流项目、投资50亿元的新松机器人项目、投资50亿元的白垩纪旅游小镇项目落户龙城。获悉北京嘉寓集团有意到朝阳投资,我在集团总部一等就是10天,最终推进了嘉寓集团投资30亿元光伏组件生产项目开工建设;为了承接雄安新区企业转移,我先后12次赴雄县,成功吸引了20余户包装材料企业来龙城实地考察。近年来龙城经济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不断增长,与这些项目引进、扩大企业增量是密不可分。
立足本职岗位,勇于开括创新
“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决不能没有知识”。我在招商同时经常挤时间学习,研读《招商引资内参》《朝阳优势》等方面的材料,从中摸索招商引资的新思想、新办法,从京津冀地区庞大的招商市场中筛选适合龙城经济发展的项目,并有选择性的参加各种机构举办的政企对接招商会。近年来,平均每年拜访企业200余家,签约4O余家,工业项目落地30余家;多次在北京开展大型招商活动,共推进33个项目,接待客商260多人;直接参与洽谈并引进了中国电子、韩国和承集团长川制靴等国内外大型企业数十个。面对突发疫情,我带领全局20余名干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到柏慧燕都公司奋战10多个昼夜,确保市场鲜肉供产充足;同时利用视频、网络、电话等线上招商形式,成功引进安徽恒利集团投资1亿元口罩生产项目。
永葆清正廉洁,甘于无私奉献
“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多年来,我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注重保持一种“亲、清”的良好政商关系,用自身实际行动努力创造龙城一流的投资和营商环境。在我的工作表上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更没有年假的概念,每年在京津冀地区工作200余天,“5+2”、白+黑成了我的“作息符号”。仅2020年,全区认定开工建设项目46个、总投资98.44亿元,签约未开工项目32个、总投资441.41亿元,在谈项目55个、总投资235.58亿元。有人问我:“招商工作这么累、这么难,你图个啥?你不后悔吗?”我唯有淡淡的回复一句:“经济发展、财政增收靠大项目和好项目支撑,再难再累的工作,总要有人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