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一,1963年12月出生,2002年2月任本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2006年8月兼任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馆长,2019年1月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负责人。被授予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好人、本溪市优秀共产党员、本溪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本溪市劳动模范、本溪县优秀共产党员、本溪县“枫乡英才”等荣誉称号。
在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的十余年来,我带领全体馆员用抗联精神建设抗联馆,在县城小市滨河东路河滩地建成了全国抗联题材中规模最大、内容最广、史料最全,集参观、学习、教育、培训、研究、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陈列馆,年接待参观者近30万人次,先后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抗战纪念设施、全国文明单位、辽宁党员干部教育基地、辽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本溪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本人也被授予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好人、本溪市优秀共产党员、本溪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本溪市劳动模范、本溪县优秀共产党员、本溪县“枫乡英才”等荣誉称号。
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抢抓历史机遇,筹建教育基地。
2004年1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到辽宁视察时作出了建设东北抗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指示。为积极争取这一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落户本溪县,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工作意见,2005年1月,本人被抽调到抗联馆筹建处,受命参与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2005年7月,项目工程如期开工;2006年8月,本人被县委任命为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馆长(兼)。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带领全体馆员克服诸多困难,边建设边布展,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在全省率先完成了中央批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项目任务。2007年5月,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对外开馆,成为辽宁省唯一一个东北抗联题材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本溪市唯一一家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有力地促进了本溪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扩大了本溪的对外影响,为享誉全国的“重走抗联路”教育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搜集文物史料,丰富展厅馆藏。
收集史料、征集文物是陈列馆一项长期性、恒久性工作。十多年来,本人带领馆员足迹遍布东三省,遍访国内抗联老战士及抗联将军后代,搜集征集抗联史料文物5000余件,其中有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使用过的马刀,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使用过的军刀、砚台、钢笔,抗联一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将军使用过的桌椅、褥单、围巾,抗联一军一师副官李向山使用过的毡帽、匕首,著名抗日英雄邓铁梅使用过的算盘、药壶及故居用品等珍贵文物,以及在我县南满省委密营遗址、抗联一军第二次西征遗址、洋湖沟抗联一军军需库遗址挖掘出土的大量文物,成为充实展厅、佐证历史、丰富馆藏的宝贵财富。
坚持学术立馆,深化史实研究。
积极争取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东北抗战研究会、辽宁抗战研究会等学术机构支持,成立东北抗联史研究中心、东北抗联精神研究中心,聘请国内30多名权威抗联史专家学者为顾问,成功举办了“中国抗战与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辽宁省东北抗联暨中国抗战研究会年会”“东北抗联教导旅历史研究学术交流会”“抗战十四年与东北抗联——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题研讨会”“东北抗联精神学术交流会”等,创刊国内馆际抗联题材中第一个研究刊物《东北抗联史研究》,出版《永恒的记忆》《淤血的岁月》《不朽的旋律》《东北抗联歌曲》《东北抗联歌谣》《本溪县抗战史》《抗联英雄王庆云》《文武将军冯治纲》等书籍,深化了抗联史实研究,扩大了对外学术交流,提升了抗联的对外影响。
强化宣教功能,弘扬抗联精神。
开展抗联文化宣传,在沈本高速公路、本桓一级公路发布大型户外牌匾宣传广告,积极倡议在县城命名并建成抗联桥、抗联路,抗联中学;开展抗联史实宣传,组织开展“抗联史实展览到乡村、进社区、到军营、入景区”主题活动,向中小学校捐赠抗联读物8500余册;开展抗联精神宣传,录制“辽宁记忆---东北抗日联军”宣传片、《东北抗联家风》纪录片、《重走抗联路》专题片,东北三省新闻媒体联合组织“重走抗联西征路、弘扬中华民族魂”教育等活动;开展纪念仪式宣传,举行东北三省“九一八”撞钟鸣警纪念仪式现场录播、全市“勿忘国耻、圆梦中华”鸣警仪式,配合近百家新闻网络媒体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积极配合开展“重走抗联路”党性教育宣传,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校学员和机关党员干部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主题授课,培训聘请县内中小学生44名学生为义务讲解员。开展抗联论坛宣传,承担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网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46场——走进本溪满族自治县》,面向全国观众作了东北抗联精神为主题的现场直播演讲, 38.6万网友参与互动,创《百场讲坛》开办以来最高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