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端装备轻合金铸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有色精密技术产业部部长。200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已从事航天、航空、高端装备领域铝、镁合金材料、铸造技术等方面研究及铸件产品开发近30余年。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统筹和发展安全、富国和强军”。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上的指示。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际形势正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对全球形势发展的权威战略判断。加强国防建设,应对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是每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共识。铝、镁合金先进材料、铸造技术和高端铸件产品是航天、航空、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防与军队建设的关键之一,正在面临着国外一些国家的技术封锁。国之重器不可受制于人,作为该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本人深刻认识到:立足本职工作,开发先进铝、镁合金材料、铸造技术和高端铸件产品,保障航空、航天、国防武器装备的研制和批产,既是为我国国防安全尽绵薄之力,也是为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在高端铝合金材料及制备技术研究方面,本人通过对成分优化设计、熔体净化及组织细化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熔体精炼、变质、细化一体化短流程合金熔体处理技术路线,被授权中国发明专利并获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利用该技术制备的ZL101A、ZL105A、ZL114A、ZL201A、ZL205A、C5M4等合金,性能国内领先,达到和部分超过美、日、俄同等材料性能水平,并在多个国家重大工程及军工重点型号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镁合金材料制备研究方面,本人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气体保护熔炼先进技术,利用该项技术制备的 WE43、WE54、QE22等牌号镁合金,熔体洁净度显著提高,力学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丰富了我国工业应用级高强度铸造镁合金材料系列。
在先进的铸造成形工艺技术方面,本人率先利用数字化控制把反重力负压充型、正压凝固实验室技术应用于大型高端铝、镁合金铸件的批量生产。突破了应用过程中的铝、镁合金结构件型芯方案、铸造工艺参数设计、模具结构设计、熔体浇注后液位回落控制、镁合金氧化燃烧控制等多项技术关键,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其中大型铝合金变压反重力铸造技术可以实现单次浇注重量达到3吨;镁合金气体保护反重力铸造技术、激冷退让复合砂芯技术、一模多腔精确制芯技术、轮廓分型砂芯配打技术均为国内首创。
在金属凝固过程控制方面,本人针对大尺寸铸件提出局部顺序凝固、整体同时凝固的组织性能控制技术思想,实现路径和浇补缩合一的浇注系统、冷铁、冒口联合设计方法,在实践中还充分利用外场对凝固的影响作用,提高凝固控制水平。通过以上技术的综合运用,使我国大型、薄壁、复杂铝合金铸件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结合以上科技成果,本人在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支持下组织建设了8000平米国内技术领先的优质铝、镁合金高端铸件生产基地,研制开发出国内首件优质导弹舱体、首件飞行器大型油箱、首件精密砂芯飞机发动机复杂机匣等一系列国际级高难度铝、镁合金铸件,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为我国航天、航空、船舶等装备领域及军工导弹、新型战机、战车、轻型快艇等二十多个重点型号批产进行铸件配套,突破了国外对我国武器装备发展的技术封锁,解决了型号研制瓶颈,有力地推动了国家重点型号研制进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应当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座右铭。国防建设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安康的基石。开发先进铝镁合金材料、铸造技术和高端铸件产品,保障航空、航天、国防武器装备的研制和批产,是本领域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本人将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添砖加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