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今年11月18日是第19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是:改善慢阻肺生活 无论何人与何地。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慢阻肺位居死亡原因的第四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我国有慢阻肺患者一个亿,40岁以上患病率为13.7%。患者罹患此病后如果不及时就诊,肺功能会持续进行性下降,先是活动后气短、进而呼吸困难影响生活质量,不能外出散步、不能外出购物、不能照料自己日常生活,患病增加了经济负担,因病致贫。显而易见慢阻肺危害性极大。
慢阻肺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病因是吸烟,其次还有反复气道感染、粉尘环境下工作、空气污染、居住环境差等等。倡导大家积极参与到慢阻肺的防治活动中来,积极控烟,改善生活坏境,改善工作坏境,去除不良习惯,做好慢阻肺预防,杜绝慢阻肺的发生,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的患者应该及时就诊,及时行肺功能等检查,及时诊断,排除其他疾病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行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治疗的目的其一是防止肺功能的进一步下降,其二是改善咳嗽、咳痰、气短症状,让呼吸更畅快,心情更愉悦,战胜疾病更充满信心。运动是最廉价的药物,运动锻炼能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患者运动锻炼的基本原则是: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运动方式、锻炼强度以及锻炼时间,运动量宜从小开始,量力而行,逐渐增强运动耐受量。 锻炼时以出现轻微气急和心率增快为限。
那么如何进行运动锻炼?
锻炼的方式有步行、慢跑、登梯、踏车、园艺、家务劳动、太极拳、广播体操、柔软操、气功等。
步行的速度可根据病人的心脏功能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慢速每分钟60—80步,中速每分钟80—100步,快速每分钟100—120步,配合使用电子记步器即可记录。
也可登梯运动配合呼吸。先用鼻缓慢吸气,然后缩小口唇缓慢呼气,每两级阶梯呼吸1次。
心肺功能较差,活动能力低的患者可同时应用氧疗,可提高锻炼的强度和时间。
运动锻炼可增加活动量,提高运动耐受能力,从而使患者尽可能回到社会生活中去,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所以,慢阻肺患者不要灰心,只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诊治,规律用药,做好康复训练就能实现缓解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的愿望。
让你我携起手来,齐心协力,共同改善慢阻肺生活!
【本期专家】
刘宁,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硕士。辽宁省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委员、东北PCCM专业委员会常委、辽宁省慢阻肺联盟常委、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结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营养学会老年营养专委会常委、沈阳市变态反应学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