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水利局工作人员在验收“小农水工程”
图2 5月22日村民正在插秧
进入9月以来,凤城市蓝旗镇无公害水稻示范基地,稻田一片金黄,丰收已成定局。
“水稻长得好,主要得益于农田水利设施建的好。”农户们感慨最多的就是这句话。蓝旗镇过去农田缺水,用于辅助灌溉而修建的渠系因为年久失修及冻胀破坏,渗漏严重,泵房机电配套设施提水量也不足,无法满足灌溉从而误农时。
为了解决这一民生问题,近几年来凤城市水利局积极向上争取小型农田水利“先建后补”项目。2020年总投资200万元,共计维修改造泵站3座、拦河坝2座、爱河灌区农桥5座,新建泵站1座,共计改善灌溉面积7000亩。该项目一是由农民合作组织主体自主申报并参与建设,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约了前期工作和招投标时间,大大提高了群众民主参与程度,加快了农村民主管理进程;二是现在灌溉农田非常方便,只要电闸一开,清澈的河水就顺着渠道流到了田间,灌溉效率大幅提升;三是灌溉跟的上,农户再也不用因为等水、抢水而有纠纷闹上访,土地从薄田变高产,民声从怨气变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