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活动
“没想到当年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铁路做出这么大贡献,铁路人做出这么大牺牲。我一定要立足本职岗位,弘扬‘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精神,确保铁路运输安全万无一失。”
10月22日,丹东站组织87名党员职工集体参观了位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上河口的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青年职工高俊在参观结束后感受颇深。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历程,弘扬铁路人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传承“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精神,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局集团公司)党委组织开展了系列纪念活动。
重温历史 弘扬精神
“沈阳铁路局有1.22万人入朝参战,他们冒着枪林弹雨抢修线路桥梁,抢运兵员弹药,累计运送物资800多万吨,志愿军3万多人,用鲜血和生命构筑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创造了现代战争中军事运输的奇迹。他们当中有1800多人立功,265人献出了宝贵生命……”
走进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馆长解本胜正在展板前,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丹东工务段58名职工重温这段历史。
纪念活动开展以来,沈阳局集团公司先后组织50余个基层站段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拜谒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党日、团日,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
他们通过专题党课,重温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历程;组织观看《伟大的抗美援朝》《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等纪录片,深入了解抗美援朝历史和伟大意义;利用班前会、交班会、党员大会开展“缅怀先烈、继承传统,弘扬抗美援朝铁路精神”座谈讨论,深刻领会精神内涵,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民族自豪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该集团公司还把学习领悟“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精神”,作为青年职工特别是新入职人员的必修课,把伟大精神转化为立足本职岗位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的工作动力,已有4000余名青年职工参与了专项学习。
重访英雄 传承精神
“在朝鲜都是晚上开车,白天躲进山洞,躲避敌人的飞机轰炸。晚上开车的时候,还要罩上防空帘,避免车上的灯光和蒸汽机车烧煤的火光被敌人发现……”
10月1日,荣获过原铁道部、朝鲜铁路军事管理局分别授予的特等功一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枚,集体三等功两次的93岁志愿军老战士关云庆,向青年职工讲述了他在朝鲜战场的钢铁运输线上出生入死、富于传奇色彩的日日夜夜。
“祖国危难,他们义无反顾、一往无前,这才是我们年轻人应该追的‘星’。”苏家屯机务段沈西运用车间程继刚说。
纪念活动开展以来,沈阳局集团公司对全局参加抗美援朝人员进行梳理,全员登记在册,对1397名位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的抗美援朝老战士、老同志进行走访慰问,了解身体和生活情况,追忆历史、礼赞精神,倾听他们对新时代铁路发展的热切心声。
为充分发挥老战士、老同志革命经历的教育作用,传承“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精神,沈阳局集团公司还邀请其中身体健康人员,为在岗职工讲述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事迹39场(次),掀起了全员向英雄学习的热潮,形成了传承红色精神、敬畏岗位职责的浓厚氛围。
重点宣传 歌颂精神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从东北过轨入朝重车达39203辆,占全国过轨重车的74.6%,均由沈阳铁路局职工负责编发、中转和装车。他们还喊出“随炸随修”的口号,出色地完成了铁路线抢修抢险等任务……”
这段内容来自沈阳局集团公司创建的“抗美援朝铁路运输网上展馆”。他们依托互联网技术优势,以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馆藏文物为基础,建设了“抗美援朝铁路运输网上展馆”,对抗美援朝历史中的铁路部分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
沈阳局集团公司还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报道工作,歌颂“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精神。
邀请媒体记者前往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鸭绿江断桥、燕窝桥遗址实地取景拍摄,深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家中采访,在主流媒体推出多部重点报道,讲好抗美援朝历史铁路篇。
组建文学创作团队撰写长篇报告文学《雄江铁魂》,制作推出《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纪实宣传片,编辑制作“弘扬抗美援朝铁路精神”系列视频6部,产生良好反响。
向干部职工推送《跨过鸭绿江》《朝鲜战争》等经典书籍,组织干部职工阅读学习、撰写感想,制作“我喜爱的好书”6部微信产品,阅读量突破13万次。
开展以弘扬“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精神”为主题的散文、诗歌、书画作品征集活动,精选优秀作品刊发5期,并在官方全媒体平台设专栏大力宣传报道,形成了立体化、多维度的报道效应。
截至目前,沈阳局集团公司共开展各式各类纪念活动131场(次),超过15万名干部职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