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十三五”期间,我市财政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持续增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确保民生事项干一件成一件,而且特色鲜明、亮点纷呈。
市财政局勇担当善作为,力促民生改革扎实推进。局领导带头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积极参与民生项目的调研论证、方案制定、督促落实,以上率先、示范带动抓民生;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问题导向,有解思维,主动融入部门重点民生,提出有效应对措施,积极服务市委、政府领导决策。加大民生资金保障倾斜力度,2020年截至目前全市民生支出16.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8.6%,有力保障了各项民生事项早落地,群众早受益。
兜底线,筑牢民生保障安全网
老有所养才能解决百姓的后顾之忧。今年以来,我市从保障重点入手,把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养老金作为首要位置抓实,确保资金及时足额供给。市财政局坚持民生优先原则,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调度国库资金,努力化解困难问题,防范规避财政风险,确保了民生工程、机构运转、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等重点支出需求。今年以来,财政收入增速放缓,钱从哪里来?一方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另一方面“挖”钱,盘活存量。统筹兼顾,有保有压,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优先安排工资性支出,保证社会保障、就业和再就业、医疗卫生和公共安全支出,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的投入。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减少会议、接待、差旅、出国、车辆购置和楼堂馆所修建等支出。立足保基本、补短板,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2020年,我市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通过压缩运行经费、调整支出结构等方式,积极拓宽筹资渠道,筹措12.02亿元,保证全市10.5万人社会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积极落实民生重点项目资金发放,截止9月份,共拨付1.7亿元用于民政资金、退役军人保障、卫生健康保障、医疗机构保障、残疾人保障等重点民生项目。
扎扎实实做好民生工作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破解民生难题,最根本的还是要把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近年来,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生根,一件件民生实事得到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强化、就业收入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民生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强化脱贫攻坚的优先保障地位。增加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00万,争取上级资金3850万。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全面解决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等短板弱项,提高脱贫攻坚质量。强化财政扶贫及项目基本情况、基本数据、基本制度、基本信息的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做到任务明、底数清、数据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