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在第九届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暨通航应急应用产业博览会期间,2020沈阳市无人机行业管理与低空安全研讨会盛大拉开帷幕。沈阳通用航空产业基地——辽宁省植保无人机示范培训基地正式揭牌。
无人机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不仅是衡量国家军事实力、科技实力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特别是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扶持鼓舞下,迎来了绝佳的发展契机和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呈现出“飞起来、热起来、强起来”的良好态势。
会上,百余名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通过主题报告、主旨演讲和信息发布等形式,围绕无人机安全管理、运行保障、应急管理、行业应用等主题内容,共同探讨无人机的技术迭变、产业升级新趋势,聚焦无人机产业未来发展。
沈阳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建设成为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空域环境优越、配套功能完备的产业园区,综合保障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研讨会上,法库县人民政府县长陈大为与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巍共同为辽宁省植保无人机示范培训基地揭牌。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地,沈阳通航产业基地在有关低空安全方面的探索自然也是焦点。
上海特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永贵针对有关“黑飞”的难题,提出了“对低慢小的探测是世界性难题,城市低空治理面临4个难题:探测、识别、定位、跟踪。”
民航华北管理局原副局长何鸣寒则认为,无人机运行的大众化和专业化并行发展的新局面,向技术应用和运行体系提出新概念,也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陈大为研讨会致辞时表示,法库县委、县政府抢抓低空开放机遇,持续发展通航及无人机产业。“沈阳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建设成为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空域环境优越、配套功能完备的产业园区,综合保障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基地入驻无距、圣宏、壮龙、旋飞等知名无人机企业20余家,初步构建起集研发、生产、销售、运营、培训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具备了空中旅游、农林植保、地质勘察测绘、气象探测、应急救援、警务巡查、驾照培训等运营服务功能。”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2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了《建设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在辽宁省委省政府、沈阳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8月28日《沈阳市“北方工业级无人机综合应用试验区”申报方案》通过专家评审。“试验区”,以验证飞行为特色,重点开展工业级无人机应用综合验证飞行、无人机空管技术验证飞行、先进载荷技术应用综合验证飞行。积累运行数据,提出多场景下运行标准;开展无人机适航审定技术研究,建成工业级无人机适航审定和检测中心;开展无人机空管技术研究,实现UTM和ATM融合,提升空域使用效能;打造我国试验飞行综合基地,以试飞验证为牵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级无人机企业,形成产业集聚。
10月1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专家评审组到法库实地考察验收,评审组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沈阳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高度评价,进一步增强了法库打造‘北方工业级无人机综合应用试验区’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