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关键时期,文化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新时期下,贫困人口不仅指的是经济上的贫困,还有文化上、精神上的贫困。残疾人是我们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残疾人扶贫工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扶贫在于治贫,从文化上根本扶贫,才是真正的扶贫方式。
2017年国家实施了《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把盲人数字阅读推广作为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重要工作,为盲人量身定做了“数字听书机”。2018年4月“辽宁省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与辽宁省第七届全民读书节同步启动。作为省级公共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在精准扶贫、文化脱贫攻坚方面,在本地区一直发挥着示范带头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迎接第37个国际盲人节的到来,解决视障读者阅读困难,提升视障读者文化水平,辽宁省图书馆携手沈阳市盲人协会共同举办“我和听书机的不解情缘”盲人读书征文活动。本次征文活动主要围绕智能听书机为视障读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变化,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提升生活质量,展现视障读者的精神风貌。经过近两个月时间的征集与评选,10月13日下午,活动在辽宁省图书馆落下帷幕,来自沈阳市各区县的13名视障读者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本次征文比赛的所有获奖文章,将录制成视频资料,在辽宁省图书馆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播放,让更多的人了解视障读者的文化生活。同时,所有文章将收录在全盲文杂志《视障者之窗》五周年专刊之中,发往全国各地残联、公共图书馆。
辽宁省图书馆文化助盲服务始于2002年,以“为残障读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和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以文化的软力量支撑起残障朋友们的精神世界,引导其走出小天地,走进大社会”为目标。十几年来,辽宁省图书馆一直致力于弥合信息鸿沟,以服务“针对性”推动文化“普及性”,常年坚持组织开展对面朗读、为盲人讲电影、录制有声读物、书香千里——为盲人送书上门、编辑出版《视障者之窗》全盲文杂志、无障碍数字阅读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元的文化助残服务工作。其中作为辽宁省图书馆独具特色的文化助残项目——“对面朗读”活动更是受到了省部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先后荣获文化部“群星奖”、全国“优秀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四个100”最美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称号。本次国际盲人节文化活动,从视障群体的角度,展现新时代残疾人的精神风貌,歌唱祖国的繁荣昌盛。辽宁省图书馆也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推动残障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不断探索和提升文化助盲服务水平,在丰富残障人群精神文化生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砥砺前行,共同迈进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