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皇城内近400年历史的沈阳中街,是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中国十大著名商业街,迄今为止中国内地最长的商业步行街。从前清皇封御赐的荣耀,到今天遐迩闻名的繁华,中街见证了沈阳商业文明的发展历程。9月21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从沈河区“盛京中街 繁华再现”国家首批试点步行街——中街启幕发布会上了解到,经过两年多的改造,中街将于近期以崭新姿态盛大启幕。
据了解,经过改造后的中街迎来了三位新朋友,嘎钟哥、哈鼓妹、小凤天就是中街全新打造的IP形象,它们将陪伴游客们逛中街、给游客们讲述中街故事。同时,依托故宫、帅府两大文化IP,市民还可以在中街步行街上遇到复制版的“大政殿”和“十王亭”,通过打造网红街区,开展直播带货,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拥有390多年历史的中街,鳞次栉比的老建筑是沈阳商业的历史见证,包含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元素,是中街独特的魅力和精华所在。在改造过程中,沈河区坚持历史+创新,将历史与现代风貌相结合,运用现代的建筑手法与构造节点,使中街面貌焕然一新。其中,对吉顺丝坊、利民商店、长江照相馆等8家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风貌建筑,作为建设重点,集中进行保护性修缮。同时,在改造细节上,将文化元素融入中街整体改造施工工艺上:路灯造型及配色提取自故宫宫灯,并以“文”“武”“威”等篆体汉字加以修饰,路面盲道采取鳞纹、云纹、回文等文化符号。
在休闲桌椅、地雕、树池、路灯、小品、城市家具等方面的设置上,沈河区强化了方便性、舒适性的设计,比如吸烟区的设立,残疾人通道等;同时改造时还在文化特色上下功夫,比如花箱座椅植入皇家卷轴意象,垃圾箱图案与色彩参考云肩服饰及装饰彩绘手法,使其共同构成有一定连续性、引导性、节奏性文化景观带。
改造后的中街将在体验服务中增加智慧感受,推出智慧中街项目,不仅有全天候自助贩卖终端(橙汁机器人、现磨咖啡机)、自助共享设备(自助遛娃车、老年轮椅等)等自助的智能服务,还有智能灯光、智能公厕、智能垃圾箱、智能井盖等公共的智能服务。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方月宁 主任摄影记者 王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