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军是弟兄山镇建档立卡户,家里两个孩子上学负担重,当时的李桂军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玉米,收入非常低,妻子身体也不好,家庭十分贫困。
不甘贫困 经指导尝到发展产业的甜头
李桂军不甘于贫困,一直在找致富的出路,他萌生了发展产业项目的念头——现如今,光靠种地、种植玉米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生活,或者说永远也别想致富,于是李桂军来到村委会详细和村主任丁宝玉说起了这件事情,想要寻求村里的帮助,听到这个想法丁宝玉心里也挺高兴,贫困户想要脱贫致富政府各项政策是辅助,最关键的还是要看贫困户自身有没有发展产业项目的动力和决心,于是丁宝玉向李桂军详细介绍了一些成熟的产业项目,比如代工肉鸡、蛋鸡等,并且也提到了西车村现有的几个养鸡大户,虽然是代工养殖,但是风险小,投资少,非常适合像李桂军这样资金量少的产业户,听到这里,李桂军心里暗暗下了决定,准备发展代工肉鸡养殖,在2017年的时候,李桂军通过村里引进的代工凤城吉美肉鸡养殖,第一年养殖肉鸡5000余只,增收4万余元,这可比他之前种植玉米要赚的多得多,李桂军第一次尝到了发展产业的甜头。
遇困难 找出路政府协调帮解决
由于是初次尝试,李桂军在养殖初期也有很多问题,虽然代工养殖肉鸡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帮助他解决相关技术问题,但技术人员毕竟不是天天在他家,也可能会有忙的时候,关键时候还是得靠自己,所以李桂军在空闲的时候总是到西车村其他养殖肉鸡的厂房寻求养殖经验,沟通交流养殖技巧,并且询问平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李桂军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完善着自己对肉鸡养殖的经验,虽然他的起步晚,但是现在提到肉鸡养殖,在西车村他的养殖技术反而是后来居上,和许多养殖多年的养殖户不逞多让,甚至更高一筹。
当然,虽然是代工养殖,其中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2018年的时候,肉鸡养殖出现了价格的滑坡,不仅仅是肉鸡,其他养殖行业也均有价格下滑的现象,价格下滑的厉害,代工养殖的公司也十分艰难,按照签订合同的价格已经是非常困难了,于是按照市场价格,每只肉鸡的回收价格少了1元/斤,5000只鸡按照每只8斤来计算相当于亏损了4万元,这对于刚刚入行的李桂军来说无疑是相当巨大的打击,他和代工公司积极争取,耐心沟通,最终代工公司答应帮他解决其中的1万元,但这样还是亏损许多,但是李桂军没有放弃,他知道,什么行业都是有风险的,没有不赔钱的买卖,但是只要他用心干,努力做,一定会有出头的一天,市场也不会一直这样下去,于是李桂军找到镇政府,在这个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请求镇政府协调农商银行给予小额无息贷款5万元,帮助他解决当前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资金到位后,李桂军仍然坚持这项产业项目,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在2019年的时候,肉鸡养殖又恢复生机,2019年,他养殖规模达到8000只,收入8万元,在这一年可谓是足足的赚了一笔。
李桂军在养殖肉鸡过程中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的精神,顺利的让自己家的“贫困”帽子摘掉,也给周围的贫困人群做出了榜样,他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大家:贫困不要紧,怕的是没有脱贫的念头,只有自己有脱贫向上的心,有脱贫致富的行动,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脱贫实际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在脱贫以后发展产业项目,致富道路也会慢慢向大家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