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数百里,用脚步丈量山川大河辽阔;辗转城乡间,以镜头定格生态保护成果。9月21日至22日,省委宣传部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人民网、抖音等近30家媒体的30余名记者,走进昌图县、开原市、铁岭县,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采访报道我市辽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成果,展现铁岭人民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
为积极宣传我省辽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成果,营造创建辽河国家公园良好舆论氛围,提升辽宁知名度、美誉度,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此次“辽河生态景观建设”大型媒体集中采访活动,沿辽河流经的沈阳、鞍山、营口、铁岭、盘锦5市进行多角度深入报道。我市为采访团到访的第一个城市。
两天的采访时间,采访团的记者们晨炊星饭、沐雨栉风,边走边听、边问边看,用摄像机、照相机、无人机、手机等设备捕捉每一个画面,与当地村干部、村民细致交谈,展现了媒体人的责任担当和脚踩泥土的真挚情怀。
昌图县长发镇王子村福德店是辽河干流源头,东、西辽河在此汇合。辽河干流在昌图县境内流经长发、后窑、大四家子、通江口4个乡镇,河长64.35公里,此次采访团到访的第一个采访地点便是这里。
高远的天空,满目的葱绿,站在观景台上向远处眺望,安静流淌的东、西辽河在不远处汇聚成“Y”字型。在讲解员的讲解下,采访团成员参观了辽河源头展示馆,全面了解近年来辽河生态封育的历程。“我第一次来到昌图,更是第一次来到辽河干流源头。在采访中我了解到辽河沿岸封育之后生态变得越来越好了,相信通过环境治理和生态旅游的开展,会有更多的人发现昌图之美,会有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驻足观光。”几段视频录制下来,中国旅游报驻辽宁站记者吴越被辽河干流源头的美景深深吸引。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在昌图县后窑镇太平古渡封育区,一阵悠扬的口琴声吸引了采访团的注意,大家席地而坐,伴着琴声合唱起来。“从小我就在这条河边长大,以前河里的鱼清晰可见,喝水舀起来就喝,但前些年河水就不那么清澈了。如今,上面加大了治理力度,天蓝水清的好环境又回来了,让我感觉仿佛回到了从前。”聊天中,附近村民赵大爷告诉记者,现在他每天在地里忙完农活都来到河边坐一会,找回小时候的感觉。
“两天时间,一路走来,我看到了辽河铁岭段两岸水草丰美,沿途可见一些禽类、鸟类,切实感受到了辽河生态的治理成效。作为一名媒体人,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宣传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辽宁之美、辽宁之好,感受辽宁的与众不同。”辽宁日报记者申睿说,作为辽宁人,她有责任和义务把大美辽宁宣传好,让全国人民知晓辽宁、爱上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