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营口)海蜇节、中国·营口国际渔业博览会、东北亚(营口)农副产品展销会于9月22日在“中国海蜇之乡”——辽宁营口启动。“中国网红之都”、“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双引擎让世界海蜇汇聚营口,营口海蜇游向世界。
展销现场,在汇聚“山珍海味”的农副产品中,海蜇是当仁不让的主角。由沙蜇、水蜇加工成的即食海蜇皮、即食海蜇头和干海蜇丝等产品琳琅满目。五花肉炒水晶海蜇、爆炒海蜇皮、辣根蜇头、黄瓜拌蜇头、老醋蜇头、白菜拌蜇皮、蒜泥蜇皮等菜品展示,让市民饱了眼福。现场还推出活体海蜇展、进口海产品品鉴等体验旅游项目,以海蜇产品展览牵动捕捞、养殖、加工、贸易、旅游、文创之间的联动。多家本土海蜇生产加工企业与国内外销售终端签订协议。
来自河北的采购商表示,从2018年第一届海蜇节开始,他每年都来参加,采购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营口海蜇”的品牌已经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
2018年,在为期3天的首届营口海蜇节上,海蜇产品销售额达970万元。2019年,第二届营口海蜇节,营口被中国渔业协会正式授予“中国海蜇之乡”称号,期间交易额1.1亿元。
营口是我国海蜇的主产区,海蜇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六成。营口海蜇以肉质饱满、品质上乘闻名。海蜇养殖面积已达到2200多公顷,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从“海蜇渔场”到“海蜇工厂”,从“海蜇市场”到“海蜇牧场”再到“海蜇磁场”,从捕捞、加工、销售、养殖,发展到如今的海蜇集散地,实现了海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擦亮了“营口海蜇”的城市名片。
从东南亚到非洲、从俄罗斯到南美,世界各地的海蜇被运到营口加工,又远销到世界各地,使营口成为全球海蜇生产、加工、贸易、流通集散整条产业链的核心。营口“辰光水产”在美国的海蜇加工厂改良设备,把大西洋海蜇捕捞后送入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全程“不落地”的流水线作业,已成为世界海蜇生产领军企业。
如今在营口,“营口海蜇”成为馈赠亲朋,邮寄远方好友的重要礼物。轻触鼠标,一键发送,营口人的“礼重情更深”的朴素情感在网红时代体现得更加深厚,传递更加便利。营口紧跟时代步伐,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中国网红经济之都”。利用网红经济盘活现有资源,打造出以网红小镇等为代表的一批新业态载体。网红经济的起飞为实体经济拓宽了发展空间,在各个电商带货直播间,具有“国家地理标志”的产品“营口海蜇”成了“宠儿”。线上有了新优势,线下优势同样不可小觑。去年9月,营口市入选首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成为东北唯一获批城市,为营口港口物流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大机遇,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海蜇走向世界奠定基础。本届海蜇节采取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同步展销,以跨境电商直播形式,与国外政府(泰国)企业云签约,此外为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等商家企业设置独特展区,架设政府与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全球海蜇集散地营口,依托东北亚迈进全球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