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金融业与网络科技加速融合。人们在享受手机支付、网络购物等新兴事物带来的诸多便利的同时,也面临随之产生的金融风险。因此,掌握金融网络安全知识,保护个人资金安全对每个人而言至关重要。
一、重视个人信息安全,防止隐私泄露。不随意填写个人资料,不随意泄露包括银行卡号、密码在内的个人信息,不随意出借或丢弃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手机等重要物件,在公众场合不连接不明Wi-Fi网络,不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为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二、提高安全意识,谨防电信诈骗。注意识别包括冒充银行、电信、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及廉价飞机票、火车票、枪支弹药销售人员等的诈骗行为。面对诈骗团伙的这些行骗手段,提高警惕,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三、注意手机的日常使用,提高金融APP安全性。用户应注意以下几点:1.从正规渠道下载金融APP并定期更新。2.设置手机密码,不随意破解或修改移动设备。3.尽量不勾选APP提供的保存密码选项,以防密码泄露。4. 如更换了手机号码,及时到银行网点更改预留手机号。遇到手机被盗,及时挂失手机号,冻结银行卡。5. 在使用交易类、银行类APP进行支付或者转账过程中确保手机不离开本人。
四、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和平台进行借贷或网购。注意识别借贷诈骗和网购诈骗:打着低息甚至无息幌子的借贷多数是借贷诈骗,通过网页发布低价销售广告引诱受害人主动联系购买的多数是网购诈骗。针对上述两类骗局,消费者应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付款,不私下转账,不登录网页推送的不知名网站,不在陌生网站上输入网银信息。
五、遭遇金融诈骗后,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损失。立即修改个人账户的登录和付款密码,并尽快将账户剩余资金转出。如无法登录账户,应联系金融机构,申请冻结账户或挂失。此外,受害人应注意获存证据,将相关证据证明提供给公安机关,并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止付工作,减少损失。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业管理部将在总、分行领导下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监管方法,持续探索网络安全风险防控“新手段”;加强金融科技创新规范引导,防范技术应用的“新风险”;强化综合施策,构建安全可控“新生态”;发挥群众力量,打造综合治理“新体系”。人民银行有信心,有决心组织金融机构做好金融网络安全工作,推动金融网络安全工作走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