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沈阳大学承办的“智汇辽宁,创享青春”辽宁省第七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在沈阳大学文体馆举行。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相关领导,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49所高校领导和师生代表近200人参加此次盛会。
本次年会因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采取了线上、线下两种模式,包括开幕式、学术论文交流、创业推介项目展示、网络投票、大会交流及闭幕式等环节。
开幕式上,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肖兴志、辽宁省创新创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佐刚、沈阳大学党委书记苏文捷,历届年会承办高校代表及企业代表大连创业工坊董事长胡剑锋共同启动省第七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肖兴志】
【辽宁省创新创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佐刚】
【沈阳大学党委书记苏文捷】
沈阳大学党委书记苏文捷代表学校向参会领导及高校师生们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是各高校展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和科研实力、教学水平、协同育人效果、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各高校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机会,更是让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惠及更多师生,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举措。他表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沈阳大学将持续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为辽沈新一轮振兴发展提供沈大智慧、贡献沈大力量。
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肖兴志在讲话中指出,年会推动了全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促进了校地校企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已成为全省高校展示、交流、共享“双创”成果的重要平台。他希望各高校要进一步强化理念引导、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推动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沈阳大学副校长王淑梅】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专家参观了学术论文、创业推介项目成果汇报展示。
本次年会受新冠疫情防控影响,又恰逢暑假期间,沈阳大学筹备年会任务时间紧迫,会议又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筹办工作量倍增于往届年会,学校相关部门连续奋战十余日,与参与年会的49所兄弟院校积极沟通,共收到学术论文、经验交流项目、推介优秀创业项目、学校成果展示作品共计422件,经省内高校评委及创指委部分专家两轮评审,共有100篇学术论文,105个经验交流项目,20个创业推介项目入选年会。经过8月27日的学术论文分组交流,优秀推介项目现场路演,经验交流项目网上展示介绍以及学生投票活动,最终,67个项目分别荣获“优秀论文”、“优秀创业推介项目”、“学生最喜爱的项目”以及“最佳创意项目”。
【辽宁省创新创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志军】
【辽宁省教育厅工业高等教育处处长张国林】
闭幕式上,辽宁省创新创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志军宣读年会各项目获奖名单,与会领导、嘉宾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辽宁省创新创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佐刚在致辞中表示,尽管年会在新冠疫情防控和台风“巴威”的特殊时期,入选作品仍体现高水平,优秀作品数量超过往年,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创新创业成果成为学生学习产出的重要标志之一。辽宁省教育厅工业高等教育处处长张国林在讲话中感谢沈阳大学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为本届年会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希望各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课堂教育相结合,加强基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大赛,并祝愿辽宁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取得更好成绩。
近年来,沈阳大学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开设98门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了一支由82人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先后投入600余万元建设了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和孵化基地,构建了“面向全面、融入全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学校创新创业项目屡获大奖,取得了创新创业优秀成果。本届年会,沈阳大学姚晨、宋雨佳、赵一浓、吴峥玮(指导教师:岳晓宁)《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城市雾霾指数测量虚高问题研究》获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刘晔、傅闯、王思航、汪佳(指导教师:刚爽)《生物进阶》获优秀创业推介项目一等奖。此外,共获评二等奖四项。沈阳大学获评“最佳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