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满族剪纸是以满族习俗为主要特征的民间艺术,在岫岩满族兴起并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剪纸作者以广大农村妇女为主,以家传形式延续,迄今以往历经五代传承。自满族入驻岫岩以来,在其原生态剪纸的基础上,融汇吸收了北方内地剪纸的精华,最终形成了富有满族民俗风情和关东地域特色的优秀民间剪纸艺术,堪称中国民间剪纸百花园中的一枝天生丽质的奇葩,并因此而作为中国剪纸的一个重要分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岫岩剪纸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展赛中获奖,并有数百幅剪纸被海内外收藏,岫岩被授予辽宁民间剪纸基地。
岫岩满族剪纸以大红纸为材料,使用的工具是普通的剪刀或特制的刻刀。其创作内容主要有满族祖先神话剪纸、满族民俗文化剪纸和岁时节令剪纸等。具体种类分为窗花、挂笺、灯彩、纸扎、刺绣花样以及创新发展的现代特种剪纸等。岫岩满族民间剪纸重在“写形、写意、写神、写心”,具有风格浑厚古朴,构图丰满规矩,造型夸张传神,纹饰线条明快,剪刻镂空成片,内涵吉祥美好,题材丰富多彩,功用十分广泛等艺术特色。其代表作有刘吉英的“千蝶图”、白世云的“满族图腾”、王可满的“水浒人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