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 龙耀帝乡——清代宫廷御用品展 " 在沈阳故宫开展,展出馆藏文物150余件。
首次展出乾隆帝东巡盛京时所用卤簿仪仗
展览策展人、沈阳故宫博物馆研究馆员王丽介绍,展览共分四个单元,分别为 " 武备法器 国史载体 "" 琳琅御品 随驾盛京 "" 书画清玩 撷趣生活 "" 锦衣‘喜’器 大婚专属 "。
" 武备法器 国史载体 " 中,展出的皇太极时期弓箭、信牌及宗教用器,见证了清朝开国历程。信牌是清入关前,官员传递公文谕令时,使用此种符牌以为凭证。为表示信任,皇帝也将信牌赐给有功之臣。信牌分三种,为皇太极称皇帝前后两个时期使用。
" 琳琅御品 随驾盛京 " 单元中,首次展出了乾隆帝东巡盛京时所使用的部分卤簿仪仗,如锦幡和指挥中和韶乐所用的乐麾等,能够帮助观众了解清帝东巡礼仪制度。
" 古代帝王出行、朝会,随行或陈列的仪仗称之为卤簿,清代卤簿制度定型于乾隆时期。皇帝卤簿分为四等,即大驾卤簿、法驾卤簿、銮驾卤簿和骑驾卤簿。乾隆帝东巡盛京时使用的为銮驾卤簿。沈阳故宫所藏卤簿是乾隆帝东巡盛京时所使用的,与车舆、兵仗、伞、旗、幡等仪具,以及中和韶乐和中和清乐之乐器 "。
" 冬青釉青花釉里红桃式倒流壶 "独具特色
在此单元中, 还可以看到有特点的展品清代的 " 冬青釉青花釉里红桃式倒流壶 "。倒流壶流行于宋辽时期,它有别于传统壶式,无盖,注酒或水时将壶身倒置,从壶底注入,壶放正后,可倒出液体。清乾隆时期大量仿制,并改早期提梁为执柄,造型一般作枝叶寿桃形,饰有吉祥图案。
在 " 书画清玩 撷趣生活 " 单元中,展出的是为皇帝东巡之旅增添情趣的绘画作品、文房清供等。
在清代鼎盛时期宫廷收藏的字画数不胜数,这些字画有的来自民间,有的是宫中大臣所绘,有的则是皇帝御笔。从乾隆帝起,凡是皇帝特别喜欢的字画,都要盖上鉴赏印章,如 " 乾隆御览之宝 "" 嘉庆鉴赏 " 等,相当于今天的 " 点赞 "。
本单元展出的 " 清永瑢设色梅谷携琴图卷 ", 为爱新觉罗 · 永瑢所画,他是乾隆帝第六子。他工诗擅画,终年四十八岁,谥号 " 庄 "。在这一画卷上,卷前、后及中部上侧分钤 " 石渠宝笈 "" 石渠定鉴 "" 宝笈重编 "" 乾隆御览之宝 "" 御书房鉴藏宝 "" 乾隆鉴赏 "" 三希堂精鉴玺 "" 宜子孙 "" 嘉庆御览之宝 "" 宣统御览之宝 " 等皇家鉴藏、收藏印多方 , 可谓深受皇帝们的喜爱。
盛京皇宫为贮藏清宫物品的三大宝库之一
" 锦衣‘喜’器 大婚专属 " 这个单元中,展出的是专门为同治帝、光绪帝及逊帝溥仪婚礼定制的瓷器、织绣品、首饰等。
清代皇帝结婚称之为 " 大婚 ",要按清宫典制举行诸项仪式,国库专门拔出银两筹办婚礼事宜。同治帝、光绪帝及逊帝溥仪,他们在位时虽逢国势衰微,在宫中举行的大婚典礼依然按程序进行,婚礼用品专门定制,极具皇家气派。
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介绍说,本次推出的 " 龙耀帝乡——清代宫廷御用品展 " 是沈阳故宫精心打造的常设展览。" 皇矣陪都,实为帝乡 ",乾隆皇帝在《盛京赋》中曾这样赞美故乡沈阳。
从康熙时起至清末,陆续有数以万计的 " 皇家秘籍 " 和宫廷御用品送至盛京,或为皇帝驻跸期间使用,或为尊崇陪都。盛京皇宫因此成为当时贮藏清宫物品的三大宝库之一,充分彰显出盛京至尊的 " 帝乡 " 气派。
沈阳故宫是收藏清代宫廷御用品的两大博物馆之一 , 展览展出的御用武备、宗教法器、卤簿仪仗、皇帝收藏字画、宫廷陈设及皇帝大婚定制用品等,在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的同时,也为观众揭开中国最后一个皇朝的开国创业历程、清帝东巡礼仪、随驾御品、皇帝的书画意趣和皇帝大婚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