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一场无情的新冠疫情打破了以往喜庆祥和的春节生活,武汉封城,各地支援的医疗队紧急集结,向着武汉前进。面对疫情,广大医务人员以“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信念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与病毒抗争、为生命接力,无数医护人员无私奉献,展现了无畏、坚韧的英雄本色。为了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里,全国人民自觉的放弃往年走亲访友的习俗,大家一切行动听指挥,自觉的遵守各项防控要求,一时间全国的医务工作者们都如战士般披上盔甲随时准备接受党和人民的召唤。
当国家有难,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作贡献 ,这是每一名医务工作者最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但不是每一名医务人员都能有机会去湖北武汉支援,更多的医务人员正在默默无闻的坚守工作岗位,为疫情防控,为保卫人民生命安全无私奉献,他们同样也值得我们赞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检验科主任崔喜财,就是这普普通通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
2020年2月3日医院接到苏家屯区卫建委通知,要求医院派出医务人员负责中兴街道社区与武汉有接触史所有居民采集咽拭子的工作。新冠疫情发生之初,人们对病毒的了解还很局限,这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到的第一次采集咽拭子的任务,由于采集标本时,医务人员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还要直面患者口腔飞沫,有的患者咽喉很敏感,受到刺激会咳嗽、呕吐,所以每采集一次样本,都意味着面临一次感染的风险。派谁去执行这第一次采集任务呢?崔喜财主任第一个主动挺身而出,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又是检验科的主任,让我去!回到家后,他跟爱人和孩子也说了要去执行这项工作,令他欣尉的是他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因为是第一次出任务,前一天临睡前他查阅了相关学习资料对如何采集合格咽拭子,如何做好三级防护的内容进行了复习,为圆满完成第二天的工作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机率医院决定把采集点安置在室外,在室外气温零下20多度的恶劣环境下,采集者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脚冻疼了就跺跺脚,手背被寒风吹的刺骨就撮撮手,就这样他们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连续奋战6个多小时,圆满完成了69份咽拭子采集任务。
疫情发生以来,崔喜财主任一直奋战在防疫一线,成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执行地区防疫任务次数最多的一名医生,从2月4日至今,他先后共参加17次采集咽拭子工作,共采集1105余人,先后服务于武汉返沈人员、吉林返沈人员、宾馆隔离人员、教师、医务工作者、出租车司机、医院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和活禽屠宰工作人员等,同时多次承担为宾馆隔离人员分离血清,去医院采集点处核对标本和被采集人员信息等工作。由于他是医院第一名采集咽拭子的医务人员,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他先后培训我院30多名医务人员从事咽拭子采集工作,为医院圆满完成区卫健委交付的各项防控任务做出重要贡献。
这就是崔喜财,一名普通的医学检验者,他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着不平凡的医者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