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通知:请苏丁、范冰冰、杨永乙、孟杨、郝冰馨、王天抒、王天欢和米超八名卫生监督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联系和前往指定核酸检测机构...”这样的紧急通知在7月27日下午2点出现在了沈阳市卫生健康监督中心八名卫生监督员的手机上,接到通知后大家立即出发奔赴指定的八家核酸检测机构开展工作。
利用核酸检测开展大规模人群筛查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为更快的完成大连市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这项艰巨的工作,沈阳市的八家第三方检测机构承接大连市外送样本的核酸检测任务。沈阳市卫生健康监督中心的八名监督员为保质保量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助力大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分别入驻这八家检测机构。
“此次的任务的确是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到达检测机构后就马上进入了工作状态,首先掌握机测机构的检测能力,检测人员和检测仪器的数量,整个实验室的布局和流程。了解检测机构接到的样品数量,预计何时完成等等”卫生监督员米超清晰的记得接到任务到达检测机构的场景。
“我们建立了日报告制度,每天早中晚三次上报检测数据,我们要确保上报的数据必须准确无误。”卫生监督员王天欢说。上报的数据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而这一个个数字其实是每一个大连人的健康和生命,是无数采样医护工作者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更是卫生监督员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除了上报数据外,其实最重要就是专业的监督执法检查,我们一般每2个小时到实验室巡查一遍,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检测机构整改,重点检查相关人员防护、消毒措施落实、医疗废物处置等工作落实情况。”卫生监督员孟杨介绍。
核酸检测机构每天都接受大量的采集样品,我们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范做好个人防护,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不容出现任何纰漏。如此庞大数量的样本检测带来的医疗废物也是巨量的,核酸检测机构处理医疗废物垃圾遇到了困难。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很有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感染,后果不可估量。卫生监督员一方面监督检测机构做好医疗废物消毒和收集工作,一方面协调医疗废物回收单位及时清运,从一天一次回收达到了一天两次回收,解决了检测机构的后顾之忧。
这支派驻的队伍中,苏丁、范冰冰、杨永乙、孟杨四人是退伍军人。“作为一名军转干部,我对战争的理解就是金戈铁马、钢铁洪流。有形的敌人可以让我们提前预判、作出部署、有效进攻,但面对新冠病毒这样的收割生命于无形的隐性敌人,我曾经所有的战斗经验都形同虚设,病毒的狡猾与隐秘让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反应。抗疫之战对于我们卫生监督工作者来说,也是一场时刻准备着的持久战、心理战。”卫生监督员杨永乙说。
“疫情就是命令,命令必须执行。脱下军装的我,并没有因此而放下部队的作风,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我驻守的检测机构是这次检测任务的“主力军”,深夜我与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并肩作战,核对样本,记录数据。”卫生监督员范冰冰回忆说。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虽然脱去了军装,但是退伍不褪色,一句话:保证完成任务。”苏丁派驻到沈北新区郊区的检测机构,一周的时间只回过一次家取换洗衣服和降压药。由于任务紧急,直奔工作地点,第二天忙到深夜才想起忘记吃药,测量血压时才知道高压已经到了160。
郝冰馨和王天抒是这支派驻的队伍中的巾帼英雄。郝冰馨是两岁孩子的母亲,晚上值守夜班,她就用视频连线的方式给孩子讲故事陪伴孩子入睡。孩子入睡后,她马上又进入实验室进行巡查。“我们主要是值夜班,虽然检测机构24小时检测样品,但是夜班十分重要,因为从大连来的样品一般都是半夜到检测机构,我们全流程监督,还帮助清点样品,核实数量,确保样品和送检单一致,有时一忙就到天亮了。”
“大家克服了离家远,没有住宿条件等问题,晚上巡查完,我们在桌子上趴一会或者在沙发上靠一会,这些其实都不算什么,能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一点微薄力量,我感到很荣幸和自豪”卫生监督员王天抒说。
这八名卫生监督员在这紧张的一周入驻工作中,克服了各种困难,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没有一个人请过假,退过缩。他们深知疫情形势的严峻性,他们深知他们从事的工作是关乎人民群众公共卫生安全的大事。
这八名卫生监督员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冲在一线执行卫生监督任务,他们被抽调到市卫生健康监督中心疫情防控督导组工作,从医疗机构卫生监督到公共场所复工防控检查,从高校返校复学到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学的防控检查,从隔离宾馆再到检测机构的卫生监督,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都是全能的卫生监督员,他们都是默默无闻,踏实肯干的健康卫生。
这八名卫生监督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着卫生监督员誓词:"忠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执法,恪守职业道德,廉洁奉公,不徇私情,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无愧于闪闪的国徽,不负人民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