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创新中心举行。同时在德国的柏林、海德堡、慕尼黑三地设立分会场,德国嘉宾通过网络会议形式参与,实现国内国外四地联动。会议主题为“后疫情时代中德产业创新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会议邀请到了德国经济能源部数字化和工业4.0处处长普卡、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监事会主席孔翰宁院士、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驻华首席代表吉乐、德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毕满天、德国联邦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委员会主席迈克尔•舒曼、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霍格尔•科尔教授、欧盟商会东北区主席孔海德、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技术及生产高级副总裁戴鹤轩博士、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党委书记刘爱民、中科院沈阳分院院长韩恩厚、新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楠、紫光集团副总裁吴健等中德两国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代表和成员单位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
2019年6月20日,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在沈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德(沈阳)装备制造产业园的积极推动下,在中德两国政府部门、机构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在沈阳正式成立,并列入中德两国副部级磋商机制。
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在国内外广泛邀请高端装备、汽车制造、智能制造、工业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整合德国工业4.0领导委员会、德国工程院、德国工商大会和SAP、西门子、弗朗恩霍夫等科研机构及企业资源,组建专家智库,为政府决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智力支撑,也为工业企业智能化转型改造升级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创新委员会有孔翰宁、魏岚德、科尔等德国专家20余人,中科院沈阳分院院长韩恩厚、东北大学校长赵继、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等中国专家30余人。充分发挥双元制教育专委会作用,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构建“1+1+X”现代双元人才培育体系,推进中德学院、宝马实训中心建设。成立中德园产教联盟,40家院校、企业成为首批联盟成员。发挥工业互联网专委会作用,开展工业4.0经验分享学习活动。发挥智能装备专委会作用,开展德国专家企业诊断咨询活动。举办“慕尼黑汽车零部件招商推介会”、“德国企业沈阳行”、“德国铁西日”、“沈阳企业德国行”等系列活动,推动中德两国企业、科研机构、院校间合作。
会上,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苗治民、德国经济能源部数字化和工业4.0处长普卡分别致辞,中德创新委员会中方主席、沈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姜有为、中德创新委员会德方主席、德国工程院孔翰宁博士分别致辞并做主题演讲。主题演讲环节分三部分,包括《中德合作新格局下的共赢之路》、《智能时代下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之路》、《全球供应链产业生态整合背景下的发展之路》,专家们按照各自领域,结合中德合作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沈阳市人民政府姜有为市长、德国驻沈阳领事馆总领事毕满天为“中德企业创新孵化中心”揭牌。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苗治民、东北大学校长赵继、紫光集团副总裁吴健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揭牌。在专业委员会项目交流环节,有10个项目进行了推介和交流。
据了解,中德企业创新孵化中心将依托中德产业园现有德国离岸创新平台,结合沈阳本地产业优势和企业资源,为德国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在沈阳实现产业化和投资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会上创新委员会德方秘书长、中德科教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松波先生总结创新委员会2019-2020年度工作,并宣读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2020-2021年度工作计划中方秘书长、中德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郭忠孝先生宣读创新委员会工作机制、新成员名单。
2020-2021年度,中德创新委员会将策划、组织和参与中德两国间经贸活动,在德国举办第五届“德国铁西日活动”、第二届“沈阳企业德国行”系列活动、在德国举办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在沈阳举办第六届“德国企业沈阳行”活动、参与中德经济论坛、举办中德创新委员会工作会议,加强与德国政府、企业及机构代表在科技创新、项目合作、产业发展等领域洽谈与合作。同时积极开展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双元制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包括企业技术提升服务、搭建专业学习平台、开展学习分享活动、积极开展“产教联盟”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