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凤城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建档立卡户的危房改造工作作为脱贫的重要手段来抓,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资金3942万元,改造危房1644户,占贫困人口总户数的25.7%。在改造过程中,发现部分房屋达不到C级维修标准,但门窗破旧损坏、顶棚部分脱落、电线老化,居住条件差。针对这一现象,凤城市委市政府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在全市建档立卡户中创新开展“温暖工程”,提升居住质量助力脱贫攻坚。截至目前,凤城市“温暖工程”一期269户维修全部完工,二期工程核验工作已经完成,116户房屋正在维修。
“紧紧围绕‘实现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这一目标,彻底解决建档立卡户居住的老旧房屋不保暖、不安全、不美观的问题,让困难群众住得安心、住得放心、住得温暖,把党的扶贫政策落实到真正有需要的困难群众身上。”凤城市委书记李友如是说。去年11月,经凤城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研究,明确维修资金从市县扶贫专项资金统筹解决,初步预算为240万元。因为工作中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决定为“温暖工程”再预留机动资金60万元,确保发现一户、解决一户。
大堡蒙古族乡保林村贫困户荣迪和妻子站在翻修一新的房屋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在落实过程中,凤城市各部门做到统一标准、逐户鉴定,确保“温暖工程”叫得硬、经得起检验。2019年11月,“温暖工程”正式启动,各乡镇开展入户摸排工作,对存在问题的房屋进行逐户排查、登记,选取工作进度较快、上报材料较好的石城镇作为试点镇,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公司与市扶贫中心联合成立鉴定测量组,对该镇拟改造的40户房屋进行逐一入户现场核验。“通过试点,我们总结了‘五必修’工作方法,一是顶棚脱落严重、无顶棚必修;二是木质窗户腐烂、无玻璃必修;三是房门关不严、透风必修;四是改造过但风化严重的塑钢窗户必修;五是房屋电线老化必修。”负责鉴定工作的凤城市扶贫开发事务中心主任王刚介绍说。
今年3月,“温暖工程”全面铺开,鉴定测量组累计用时40天,对各乡镇上报的470个住房进行逐户现场核验,最终确定对2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屋进行维修改造。针对时间紧任务重,在实地鉴定时,测量人员同步进行测量,并逐户做好记录,做到一次走访“五个确定”,即“维修房屋确定、维修部位照片取证确定、维修部位尺寸测量确定、乡镇对接人员确定、施工现场要求确定”。走访确定后,由各乡镇通过招标的方式,选取信誉度好、有施工资质、有爱心的公司来实施维修工程。乡镇与施工方签订维修合同,负责质量验收、资金拨付,凤城市扶贫中心对工程进行二次抽验。
“我们力争把‘温暖工程’推进到每一个建档立卡户真实需求上,彻底解决困难群众生活中的困难,让党的扶贫政策温暖每一个建档立卡户家庭。”凤城市副市长卢军生由衷地说。为了经得起历史检验和群众监督,凤城市要求各乡镇要做到一户一档,档案要详细登记建档立卡户姓名、家庭人口、住房面积、改造前照片、改造后照片等信息。同时,各乡镇的施工合同、工程造价预算、招标比价材料、完工拨款条据等材料也要建档整理,确保程序到位、资金安全、质量保证。据悉,整个工程将于今年8月末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