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仙不念瑶池美,独赏玉龙碧波滟”,这正是辽宁省凤城市边门镇建设村如今的写照。近年来,建设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孙玉安的带领下,两委班子成员团结一致,村容村貌和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很大发展。
党建引领,用项目奔小康。“国家政策好,从乡村振兴到脱贫攻坚,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不断壮大村经济。”孙玉安说道。2015年末,村“两委”为村里争取了50万元的专项资金,收购了7栋大棚,租赁给农户经营,每年收取租金54000元,至此,建设村有了第一笔稳定收入。2016年,村里又争取到省扶持村集体经济资金200万元。村“两委”将一处老旧厂房,改造成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拥有36个房间的老年公寓。2017年7月1日正式营业,2018年一期公寓住满,同年实施二期建设,建筑面积900余平方米,2019年入驻70多人。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近50万元的收入,提供20余个工作岗位。此项目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的同时,解决了村中就业问题。首批入驻公寓的老人兰玉凤说:“我住在这4年了,这就是小康生活,我们村上的好领导,让我们在老年公寓发挥余热,还有钱挣,住的可舒心了。”
村“两委”不单单壮大集体经济,还多方面引导村民发展特色农业,利用当地优势招商引资。村里现有云竹花园、如是圣果基地、蓝莓基地等多家具有巨大潜力的个人企业,为村民们提供就业岗位;还有香菇扶贫产业,重点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真正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活富裕。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钱袋子鼓了,就该把村子美起来,也让咱老百姓乐起来!”孙玉安说道。2015年,建设村陆续建成了大广场、娱乐室、200平方米的卫生所及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长廊;修建水泥路面、桥梁,安装220余盏路灯,主路两侧全部实现绿化;村“两委”更是争取资金,找来专业勘探队伍,为村中修建了20眼全封闭式水井,让村民们喝上了放心水。村“两委”又沟通上级,为村里修建了垃圾箱,设立垃圾厂,逐步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和污水无害化处理。如今的建设村,村容整洁,空气清新,花团锦簇,妥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