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辽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建引领工作)
用行动诠释初心 勇担当不辱使命
辽宁省辽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支部坚持以党建统领各项工作,不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注重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完成疫情防控、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农村环境整治等重点环保工作任务中,党员干部自觉尽责奉献,用行动丰富初心,勇于攻坚克难,用担当诠释使命,为辽阳的生态环境监测和环保工作做出突出的贡献,受到方方面面的广泛赞誉。
辽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支部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揽生态监测工作,始终把党的建设贯穿业务工作全过程,努力做到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紧密结合,注重人才培养和接茬工作。在去年实现垂管后,依然把主要工作和保障力量留在当地。中心分析室是监测中心的骨干科室,主要负责全市的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样品的分析测试工作,是一个由16人组成的年轻团队,平均年龄32岁,共产党员10名,占62.5%。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面对着“未知样品”的监测分析工作和同时存在的“未知风险”,他们全员在岗,周密处置,科学应对,坚持疫情防控与测数据同步进行,成为这场没有硝烟战场上默默无闻的美丽“逆行者”。仅二月到三月期间,中心分析室共计报送水源地、环境质量和污染源、采测分离数据1800余个,为疫情期间辽阳市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及时可靠的监测数据。他们在完成国家网“采测分离”、省级事权和市级事权等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加班加点进行新方法的研究和验证工作,为编制完成《2019年辽阳市生态环境质量简报》《2019年辽阳市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提供基础数据,达到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中109项全分析能力、《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的93项中89项的分析能力,成为业内响当当的品牌,为守护辽阳市的饮用水源水质和水环境质量安全做出了贡献。
中心分析室副主任张旭同志,今年33岁,是一名有着12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同学少年时加入党组织,在基层一线磨砺自己的意志,不怕困难,敢于担当,踏实肯干是她的座右铭。同时,她还是一位哺乳期的宝妈,在工作任务压力大和家庭负担重的情况下,她科学安排时间,做到了工作家庭两不误。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做好饭菜,照顾好孩子,再准备一些白天用的吃的就早早上班;在单位她首先把科室卫生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和主任一起安排每天的工作。由于科室内两位同志春节期间与外省人员有接触,需要居家隔离14天,张旭同志主动承担起两位同志的平时工作和分析项目,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完成分析工作。
为保证老百姓喝上安全的饮用水,余氯项目是此次水源地的应急监测项目,在实验药品到位的第一时间,张旭和业务骨干曾淼两位党员同志带领着科室的两名年轻同志张希和高汀美加班加点,用1天的时间完成了余氯项目的方法验证工作,为辽阳市水源地余氯项目的监测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年轻党员张芷棋、张竹和单程楠同志分别负责水质中氨氮、COD和BOD5的项目的分析工作,工作量大,任务重,加班加点总见到她们的身影;刘艳,一名默默为环境监测事业贡献25年的老党员,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工作;还有高小然和张圣哲同志虽然不是党员,但在思想上和工作上自觉向党员看齐,也积极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起来就没有分内分外,因为都是这个战斗集体的一分子,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辽阳生态环境监测年轻人勇于有梦、敢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工作状态和“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