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晨练者两次晕厥 好医护勇敢施救)
7月12日,晨曦徐徐拉开了帷幕,又是一个绚丽的早晨。在铁西兴华公园里,热爱晨练的人们呼吸新鲜空气,做着有氧运动,或跳舞,或练剑,或散步,或慢跑,一切有如过往那样温馨、安逸。上午8:35分,沈阳市气温25℃左右。突然,晨练者冯先生自觉心前区不适,大腿抽搐。于是他找到同伴,随后倒地晕厥,呼叫不应,面色苍白,牙齿紧闭,眼帘上翻,身体出汗,四肢抽搐,情况万分危急。
这时,正在兴华公园参加沈阳市太极拳协会活动的市肛肠医院康复科主任陈晓彤、市红十字会医院体检科退休主管护师周军、市妇婴医院生殖中心副主任护师王蔓闻讯赶到现场,联手展开了急救。冯先生的同伴也一边联系家属,一边拨打120急救电话。在周围群众协助下,三名医护工作者将患者平放于地上,呼叫患者名字,检查呼吸脉搏,同时畅通呼吸道,解开领口,准备心肺复苏。在按压水沟穴、神门穴、合谷穴等急救穴位后,患者呼吸脉搏渐渐恢复,撬开唇齿放入速效救心丹7粒,20秒后逐渐苏醒。但自觉头晕乏力,手指麻木,腰部及腿部肌肉抽搐疼痛,患者因既往臀部有扭伤而不能躺卧。
3分钟后冯先生自觉好转起身又再次晕倒,但无意识丧失,有脱力现象,出汗,手足搐逆,神情涣散。查看患者脉搏濡弱,身体湿软,考虑到患者参加晨练未食早餐,喂患者少许温水、复方单参滴丸和糖块一枚。同时陈晓彤医生迅速取来随身携带的急救箱,和王蔓护士一起给与冯先生中医的针灸治疗,针刺足三里、膻中、内关、公孙、太冲、百会、通天、外关等穴位。针刺后冯先生立即感觉头清,心舒,腰部臀部腿部的肌肉收缩性疼痛好转。
5分钟后急救车到达了现场,陈晓彤一边起针,一边跟急救中心接诊医生通报采取的急救治疗措施及用药情况,同时配合急救中心医生将患者送上车。中午,患者冯先生特意回信,经医院检查,身体无大碍,已经出院回家静养。
对陈晓彤、周军、王蔓三位医护人员挺身而出救治晕厥晨练者的行为,周围群众及拳友们给予高度评价,纷纷点赞。沈阳市太极拳协会副会长高先生表示了由衷的敬佩,他说,今天冯先生突遇不适两次晕厥,你们能够挺身而出尽己所能施展针灸之术解市民之困顿之危,为120现场救助起到了很大的缓冲作用。此举、此情温暖人心,尽显医者大爱……
【晕厥及其预防】
高温酷暑天气,晕厥情况时有发生。那么当遭遇他人晕厥时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又怎样预防晕厥的发生呢?
在晕厥中,常见的诱因主要有七种:
1.血管迷走性晕厥:指的是某些特定的触发因素刺激导致全身血管扩张及心动过慢,造成血压下降,大脑缺血导致晕厥,当情绪受到相当压力、极度疲劳、恐慌,或置身于人群拥挤的环境中容易发生,此外还与某些特定情境有关,比如排尿、胃肠道刺激、咳嗽、打喷嚏等。
2.颈动脉窦敏感:此类晕厥发作前多因颈部受到挤压刺激,常发生于极速转颈、低头,或是男性刮脸刮胡须时,如穿硬领、高领等束领服装或者衣领系得过紧的人也有此风险。
3.体位性低血压:在改变姿势由卧、蹲、坐位到站立过程中,血压无法及时调整提高,而影响大脑的供血。
4.低血糖:常发生于不吃早餐的上班族,有饥饿史、腹泻史和糖尿病史的患者。
5.中暑:长时间暴露在高热潮湿的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无法让体内多余的热量通过出汗、皮肤散热的方式转移出去,会诱发晕厥。
6.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率过快或过慢、节律不齐,以及一些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老年人,这类晕厥通常比较凶险,严重的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是猝死的主要原因。
7.脑部疾病:最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风和严重偏头痛等脑源性疾病导致的晕厥。
当突然遭遇身边人员晕厥时,在120急救车到来之前,我们可以进行哪些应急处理?
首先需观察患者呼吸是否平稳、气道是否通畅,可将其颈部垫高、下颌托起,使头部后仰,同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对于晕厥跌倒的患者,应检查其是否有外伤,对有出血情况的要采取止血措施,并监测患者脉搏和血压情况。如晕厥患者意识恢复,也不宜马上起立,应置于原地休息并补充适当水分;对于失去意识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应果断送医治疗。
晕厥的风险预防有哪些?
沈阳急救中心急诊医生提醒市民朋友,晕厥时要注意做好以下预防:
一是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紧张、恐惧、疼痛等刺激性因素;
二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按时服药、定期体检、避免疾病因素引起晕厥;
三是糖尿病及长期应用胰岛素患者,应注意避免发生低血糖引起晕厥。
来源: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市妇婴医院、市肛肠医院、沈阳急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