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间皮瘤(MPM),曾被定义为罕见肿瘤,据文献报道发病率占胸膜肿瘤的5%.常发生于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的任何部分,80%发生于脏层胸膜,20%发生于壁层胸膜;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于40~60岁;但是这种肿瘤的误诊率极高,确诊难曾是很多临床医生的噩梦。
2020年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继续加强医疗科技建设,持续推进医疗质量,以胸部疾病为治疗特色,向胸部疾病无禁区不断迈进。
胸膜炎科李成俊主任,在省内率先开展硬质内科胸腔镜的使用。于2020年4月21日开始使用硬质内科胸腔镜,截至2020年5月31日,41天内完成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22例,经组织学病理确诊胸膜间皮瘤6例,占比27.3%。这个数字说明什么问题?近年来很多文献报道,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胸膜间皮瘤的发病率在逐步提高。在这6例病例中,有的是外院辗转数月,历经各种检查,均诊断未明的患者,有的是经外院抗结核治疗,胸腔积液反复增长的患者。正是由于硬质内科胸腔镜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胸膜间皮瘤的诊断率。
英国胸科协会内科胸腔镜指南明确指出,对于胸膜恶性疾病,内科胸腔镜能够直视胸膜腔,同时对异常部位进行活检,因此具有最大的诊断价值。研究显示胸腔镜对于恶性胸膜疾病有92.6%的诊断率。考虑到恶性间皮瘤患者,胸液细胞学检查及盲法胸膜活检的诊断率非常低,因此内科胸腔镜的高诊断率特别重要,这样可避免多次胸膜穿刺或活检。恶性疾病患者需尽可能迅速的诊断和治疗,内科胸腔镜检查提供了一种对恶性疾病具有很高诊断效力的方法,且同时也是一种相对损伤小,较经济且有效的治疗手段。
硬质内科胸腔镜对比较常用的可弯曲式内科胸腔镜也有着独特的优势,主要组织取材质量特别高,由于活检钳材质及大小的原因,硬质胸腔镜行胸膜活检时所取组织标本块明显增大且深度达标。对于需行胸膜粘连烙断的患者,硬质胸腔镜的力度及效果也明显优于可弯曲内科胸腔镜。
内科胸腔镜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操作由呼吸内科医生在内镜室进行,局部麻醉,患者清醒,仅需1.5cm胸壁小切口,主要是用来诊断胸腔疾病。其中,经多种无创方法仍不能明确病因的胸腔积液是内科胸腔镜的主要适应证之一。而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检查,是避免发生误诊误治,开展精准诊疗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