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沈北执法分局:六大举措治理建筑垃圾乱排放)
今年,沈北新区开复工项目再创新高。据统计,仅道义地区新开土方施工项目达23个,土方运输车辆200余台,日平均运输车次3000台次,平均排放量5万立方米/天。建筑垃圾、残土妥善处置工作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对此,沈北新区执法分局从六大举措入手,加大源头治理,加强日常监管,稳步推进建筑垃圾、残土妥善处置。
一是强化源头管控。执法分局要求建筑工地对运输车辆建立台账,对车辆信息、工程量、排放场地、负责人等信息进行备案管理,实行运输车辆报备制度,对未并加装环保盖及GPS的车辆一律不得入场。
二是强化全程监管。事前预防,为防止扬尘污染,按照在建工地全部实施7个100%工作要求,执法人员要求工地安装雾炮,对出工地运输车辆进行100%冲净,不能出现间隔;事中过程控制,对出工地运输车辆规定行车路线;事后把关保障,在卸土场所,执法人员责令施工单位每天出动保洁人员15人,铲车2台,洒水车2台保障排放场口部的保洁工作,同时联合环卫部门重点兼顾该路段的保洁降尘,由每天4次增至6次。
三是强化疏导排放。积极引导辖区内施工企业到沈北新区目前指定的3处排放场,分别位于双楼子村、新华村及大望街两侧进行排放。
四是强化物防、技防手段。对易排点位进行现场勘察,符合安装条件的安装摄像头、挡车桩、限高杆,进行绿化等。同时启用征信体系,对乱排乱卸建筑垃圾行为一经处罚,均纳入征信体系黑名单。
五是强化行政处罚力度。对于乱排乱卸建筑垃圾、残土行为动态巡查,随时发现随时处理,并按上限处罚。截止目前已经立案查处该类违法案件12起。
六是强化筑牢交界管控线。沈北新区执法分局重点解决沈北新区交界处外来建筑垃圾、残土运输车辆偷倒频次高问题,强化夜间和凌晨的执法力度,在沈闫线与畅阳路交叉路口、王家沟与辉山大街交叉路口等多处乱倾倒高发区蹲点执勤,执法震慑过往运输车辆未经核准擅自排放建筑垃圾、残土行为。截止目前,已驱离欲过境排放车辆30余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