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民市兴隆堡镇马户屯村农民马军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始往稻田地里投放蟹苗,开启了他的生态农业开发之旅。
去年,新民市兴隆堡镇马户屯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伟积极引导农户改变单一种植,开发“一地多养共赢模式”,充分利用水稻产业优势发展稻田养蟹,增加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提高稻田利用率和附加值。村民马军第一次尝试蟹稻共养,增收效果明显。李伟说,结合村的产业特色,他们是以水田为主,去年,他带着村民去盘锦学习河蟹养殖,在村里搞的示范田非常成功,河蟹产量和销量都是非常好的,让老百姓提升了大米水田地的附加值,每亩地平均增收在1000元以上。
尝到甜头的马军,今年早早就预定了蟹苗。他说,今年投放了150斤,预计产出400多斤,如果行情好的话一亩地增收1000元。
马户屯村村民 马军
马军还告诉记者,螃蟹有规律的活动可以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水温,改善水稻根系生长环境。养蟹的水田地块降低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了稻米的品质,真正实现了农业“减农药、减化肥、减除草剂”的要求,同时生产出的绿色有机稻米深受消费者喜爱,生产出的螃蟹被经销商回收销往大城市,真正实现双丰收。
李伟说,有了成功经验以后,让老百姓自己去研究这个蟹稻共养的模式,继续开展河蟹养殖。村党支部还会继续支持村民销售蟹田水稻和稻田河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