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消息,锦州市两个项目入选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名单)
6月9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入选名单,经过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家组对全省各地及相关单位申报的传习基地认真评审和科学认定,锦州市上报的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锦州市群众艺术馆)、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两个项目成功入选。
入选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名单,有利于加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提升管理水平,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机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传习活动,实现“传习有场所”的目标,从而有力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
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锦州市群众艺术馆)
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于2017年建成,是目前辽宁省内唯一一个由政府规划、投资、建立的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总建筑面积1093平方米,共有40余个非遗项目参与常态化展示展演,内设非遗传习教室8个,使非遗传承与免费开放、公益培训相结合,成为免费为传承人提供传习、展示及交流的场所,方便百姓零距离接触、了解传统文化。基地建成后,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宣传展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先后被各大媒体和数字化媒体报道,极大地拓展了受众面,深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已经成为锦州面向省内及全国各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窗口。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传承基地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俗称"针绣""扎花""绣花",在锦州市流传分部较广。该项目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为了使满族刺绣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2019年底,由政府规划、投资、建立,项目保护单位负责建设的锦州市满族民间刺绣保护利用设施项目正式完工,并于2020年初投入使用。满族民间刺绣保护利用设施项目集传承、保护、展示、培训、生产为一体,增加了锦州市农村妇女自主就业机会,培养了高端刺绣人才,宣传了满族刺绣保护成果,收藏了珍贵的民间刺绣作品,有助于提高锦州满族民间刺绣在全国的影响力,打造锦州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