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从1938年到2018年,共有199人参军,他们中有很多优秀军人为保家卫国,争取民族解放做出突出贡献,立功受奖,其中副军级1人,正师与副师级各2人,正团级3人,副团级2人。”6月3日,他拉皋镇王杖子村党总支书记孟宪臣如数家珍地对记者说。在该村红色传承展室里,记者看到,从该村走出去的优秀军人事迹图片挂满了墙,各种军用物品摆放有序,让每一位前来参观的人不由得心生敬意。
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该村筹资印刷了《咱村当兵的人》,辑录了从1938年到2018年从该村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部队和武警部队服役当兵的人,真实记录了80年来火热的年代里,全村数以百计战友前进的脚步和成长历程。他们中有参加抗日战争的3人,参加解放战争的41人,参加抗美援朝的23人,抗美援越的2人,参加珍宝岛反击战3人,参加核潜艇建设1人。例如村民陈国恩,1946年参军,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以及解放北平、南下两广地区雷州半岛和解放海南岛等战役,在军地多次立功受奖。村民常海,1948年11月应征入伍,1951年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和后期的上甘岭战役,多次立功受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1968年参军的孟昭玉,清华大学毕业后,1974年分配到海军某部任核潜艇核动力装置操纵员,为国防核潜艇建设做出突出贡献,2005年任5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副军级待遇。
孟宪臣说,这些军人的事迹是我们村一笔宝贵的财富,目前,那些参加抗日、解放和抗美援朝的老军人现仅剩一人在世了,我们把他们人生历程相关资料整理出来,对全村老少都是一种激励和美好的回忆,对后辈是一种鞭策和十分有益的教育。
图为村党总支书记孟宪臣在介绍《咱村当兵的人》收录军人事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