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丹东凤城发展白鲜皮高产种植,探索农民增收新模式)
在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种植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作物已不再是农民增收的唯一选择,种植户开始尝试摸索新的增收产业。在爱阳镇徐家村,董国阳就在自家田地里种起了中药材白鲜皮,市场行情十分走俏。
行驶在徐家村5组的公路上,一眼就能看见董国阳的百余亩白鲜皮种植基地,此时的白鲜正值开花期,粉紫色的花瓣迎风摇曳,美不胜收。
白鲜是适合爱阳镇发展种植的中药材之一,因为白鲜皮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功效,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外伤出血、荨麻疹等,市场需求量大,供不应求。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董国阳于2018年投资40万元建起了40亩的种植园。
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及人们对自身养生的重视,市场上白鲜皮的价格一路飘升,因此,白鲜皮的人工栽培价值较高。白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移栽4年以后收获经济效益最高,每亩可以收获新鲜根茎1500-2000千克,加工后,可亩产白鲜皮干货500-750千克,平均每亩地销售收入在8万元左右。今年,董国阳又扩增70亩白鲜皮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