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沈北新区辉山街道:林下栽植刺嫩芽带村民致富)
“吃过刺嫩芽吗?那可是好东西,营养价值比人参还高呢!。”6月3日,在沈北新区辉山街道马庄子社区,党支部书记赵恒军介绍说。
与普通的林地不同,眼前的落叶松林被荆棘网圈了起来,打开把门的“锁将军”,树林下稀松的草地中茂盛地生长着一株株嫩绿的山野菜——刺嫩芽。据了解,这是社区今年实施的增收项目——林下刺嫩芽栽植基地。
马庄子社区有700多亩的集体林地,多年来,除了投入大量人工轮流护林防火外,大片的林地没有给村民带来任何收入。年初,沈北新区召开的土地改革工作会议给涉农街道、社区打开了增收致富的创新思路。辉山街道更是因地制宜鼓励社区向林地要效益,做好“山林文章”。
在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马庄子社区党支部书记赵恒军带着班子成员到抚顺清原等地考察,当得知人家的刺嫩芽都卖到沈阳了,而且卖价特别好时,赵恒军不禁心中一喜。刺嫩芽适于在一丝一屡的斑驳阳光下生长,马庄子落叶松林地正好有这样的自然环境。
经过反复论证,考察人员认为林地栽植刺嫩芽大有“钱”途。“这样的好项目上不上?村集体的土地还得全体村民拿主意。”赵恒军说,经过两委班子会议、村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后,社区决定启动这个项目。
赵恒军告诉记者,马庄子社区共有228户576人,年轻人都进城务工了,占村民的40%,还有40多人在蒲河大集摆摊,收入都不错。留在村里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刺嫩芽基地项目把村里这些老年人都发动起来了,他们没法再出去打工了,可拔草、栽苗在行,一天100元的收入,还不错吧。今天就有20来人拔草,最小的68岁,最大的86岁。”赵恒军介绍说,如今23000株刺嫩芽苗在340亩的林地中长势良好,成活率在95%以上。
“明年五一前后,这些刺嫩芽就能采收了,预计年收益20万以上。”热情的赵恒军还领记者看了另一片已经种上野生猕猴桃的种植场。“这是我们与一个企业谈下的合作项目,收益五五分成。”刚刚经过土地确权后,“紧”出来的23亩集体土地都被社区“经营”起来,五年生的软枣树长势喜人,明年就能结果。
赵恒军告诉记者,目前社区集体的账面上还有530多万,这都是村民的“股份”,一个个增收项目壮大了集体收益,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还能不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