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立山区、铁岭市银州区西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8个个区域细颗粒物(PM2.5)同比恶化,恶化程度为12.7%~1.5%。
6月3日,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双二十”暨水、气污染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省20个不达标或不能稳定达标重点河段、21个大气污染较重的区域(以下简称“双二十”),全力组织攻坚,以确保高质量地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
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刘枢对全省环境质量状况做了发布。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同比均有所改善
截止5月25日,全省优良天数为113天,同比增加4天,优良天数比例为77.4%,同比增加2.2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范围为36~59微克/立方米,平均为5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0%。
1~4月,全省地表水水质为轻度污染,同比有较大幅度改善。Ⅰ~Ⅲ类优良水质断面50个,同比增加6个;劣Ⅴ类水质断面由去年同期的18个减少为2个,改善程度显著;入海河流无劣Ⅴ类断面,同比减少2个。按断面考核目标评价,全省共8个断面未达标,同比减少19个。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总磷,其中氨氮平均浓度下降至0.50毫克/升,同比改善51.4%;总磷平均浓度下降至0.08毫克/升,同比改善38.5%。
各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
(一)按照综合指数排名。由好到差依次为:丹东、大连、阜新、盘锦、朝阳、本溪、铁岭、抚顺、葫芦岛、营口、辽阳、锦州、沈阳、鞍山。
(二)按照细颗粒物(PM2.5)同比变化排名。丹东同比改善程度最大,其次为大连和葫芦岛;空气质量同比恶化的为鞍山、辽阳、朝阳、阜新、沈阳、铁岭、营口7个城市。
三、各市国家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情况
全省共有91个国家地表水和入海河流考核断面参与水质情况排名。
(一)按照城市水质指数排名。2020年1~4月,丹东市水环境质量最好,其次为葫芦岛市和本溪市;排名位列后3名的分别是沈阳市、阜新市和盘锦市。
(二)按照城市水质指数变化程度排名。营口市水质改善程度最大,其次为阜新市和盘锦市;水环境质量恶化的为丹东和本溪2个城市。
“双二十”环境质量状况
截止5月25日,21个大气污染重点区域细颗粒物(PM2.5)浓度平均值为59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同比改善程度低于全省2.0个百分点,平均值高于全省9微克/立方米。其中,葫芦岛市连山区、抚顺市顺城区、锦州市开发区南部等8个区域细颗粒物(PM2.5)浓度同比改善,改善程度为11.9%~1.5%;沈阳市浑南区南部、抚顺市望花区等5个区域同比持平;鞍山市立山区、铁岭市银州区西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8个个区域同比恶化,恶化程度为12.7%~1.5%。
1~4月,20个高风险断面中,沈阳于台、辽阳河洪桥和朝阳大凌河西支入河口3个断面均值超标。其中,沈阳于台和辽阳河洪桥为劣五类水质。各月份中,4个月份均超标的为朝阳大凌河西支入河口;3个月份超标的有3个断面,分别为辽阳河洪桥、鞍山刘家台和铁岭珠尔山;2个月份超标的有7个断面,分别为:沈阳于台、于家房、抚顺东陵大桥、锦州西八千、辽阳下口子、铁岭亮子河入河口、盘锦兴安;1个月份超标的有4个断面,分别为:锦州西树林、营口沙河入海口、铁岭清辽、盘锦胜利塘。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全省54个“水十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整体保持良好,未达标水源1个,同比减少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