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记者在辽宁调兵山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的煤泥掺烧项目现场看到,虽然楼体内部装修还没有完工,但是机器设备已经转动起来,地上堆放的湿煤泥和城市污泥都在等待掺烧。公司副总经理王国冠告诉记者,煤泥掺烧项目是公司去年投资建设的一个节能环保项目,现在进入试投产阶段,预计今年6月份正式投入使用,以后每年能为公司节约资金5000多万元。
新建环保项目为公司节约资金
别看是火力发电企业,节能环保一直是公司发展的理念。公司有两台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这两个机组可以使劣质煤得到充分利用,把本地铁煤矿区的90%劣质煤基本“消化”。这些劣质煤通过机组的“加工”,近几年,每年发电量达到30亿千瓦时,每年向其他企业输送蒸气量126万吨,每年承担供暖面积700多万平方米。去年开始,公司投入上亿元对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目前,1号机组已经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号机组正在进行改造,预计今年10月投入使用。
公司一直在烧煤的同时掺烧干煤泥,后来根据环保要求不允许再把湿煤泥晒成干煤泥去燃烧。去年,公司投入近5000万元,新上一套煤泥掺烧系统,铁法矿区的湿煤泥可以直接拉入公司进行掺烧。除此之外,这套设备还可以“消化”城市污泥。“这个项目每年可以掺烧80万吨湿煤泥和3万吨城市污泥,基本上铁煤矿区里所有的煤泥全都利用了,不仅为公司节约成本,也充分利用了煤泥,既环保又能创造经济效益。”王国冠说。
深挖内潜抢抓发电挽回疫情损失
记者在公司的车间里发现,大部分工作是机械自动化操作,现场员工并不多。王国冠解释,车间里分布多个摄像头,设备参数都是和电脑连网,生产运行情况在公司集控室都可以看到。随后,记者跟随王国冠来到集控室。集控室的墙上大屏幕里呈现出10多个小画面,最上面写着好几个参数。室内摆放20多台电脑,10余名工作人员紧盯着电脑屏幕。
“电量不能储存,我们跟着电网公司统一调度,他们给我们发出发电的指令后,我们公司的各个参数会自动调节,要我们多发电就多发电,要少发电就少发电。今年风电利用率高,火电利用率还比较低。”王国冠指着上面的参数告诉记者。
王国冠介绍,受疫情影响,公司比去年同期减少发电量1.8亿千瓦时,减少盈利2000万元。对此,公司不等不靠,深挖内潜,想方设法创造利润,努力挽回损失。公司提高机组利用水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维修天数,把节约的时间都用在发电上;积极在国家电网上争取发电量,在遇到发电机遇时,抢发电、高发电,减少损失;降低公司支出成本,厉行节约。“相信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下,随着经济形势逐步向好,公司内部持续深挖潜力,抢抓发电机遇,年底有望实现产值10亿元的目标。”王国冠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