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践行科技工作者创新精神,东软医疗为抗疫研发神器)
辽宁省科协联合网易辽宁,连续30天推出“科技为民 奋斗有我”系列报道,致敬你我身边的辽宁科技人!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东软医疗的科技工作者积极行动,推出了方舱CT‘雷神’,仅用7天时间,就完成了它的研发、验证及订单式生产,并被很多家医院使用。”5月19日,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江根苗自豪地表示。
当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东软医疗作为一家技术型的公司,第一时间行动起来,用技术的创新为医疗带来改变。
历时7天成功研发“雷神”方舱CT
为了尽快帮助医院进行快速、精准、高效的CT筛查,同时守护医患安全,东软医疗基于20余年的技术积累和完善的供应保障系统,加班加点,仅历时7天,成功研发“雷神”方舱CT,并顺利完成验证及订单式生产,于2月16日火速发往全国、驰援疫区。
此后,专为疫情筛查研发的东软医疗“雷神”方舱CT,发往全国各地数十台,在武汉江夏庙山社区长峰医院隔离点、武汉开发区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武汉大花山方舱医院,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地,守护着医患安全。
作为东软医疗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江根苗谈到当时的点点滴滴,仍旧无法平静。作为中国第一台全身CT的首创人员之一,江根苗可以称之为资深的科技工作者了,他深深知道,科技是对抗病毒的有力武器,新型冠状病毒显示出的超高传染性及传染速率,让医学科学一直在与其赛跑,更安全的隔离和更快捷的救治,成为当务之急。
如何确保医院以更快的速度获得CT的诊断?如果在检查过程中,更好的避免医生被患者传染?如何提高医生的诊疗效率,降低他们的工作负荷?东软医疗的科技工作者们应需快速匠心研发的 “雷神”方舱CT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而“雷神”方舱CT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推出并且大受欢迎,得益于东软医疗在车载CT研发上的成功的技术经验,应用到了“雷神”方舱CT中。2018年,东软医疗发布了全球首台5G技术的车载CT,基于军用标准的超高规格设计,使得它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对野战、灾难应急救援等均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其自带的两套供电设备,可以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长时间工作。正因如此,东软医疗的车载CT在此次疫情中,也深入到武汉、四川、山东等地灵活机动的使用。其中一台,随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医疗队去武汉服务后,又相继奔赴黑龙江缓芬河、吉林舒兰……
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提升检测速度
在常规的疑似病例检查中,患者通常需要前往定点医院门诊检查,凭医生开具的医嘱再前往放射科排队扫描。这个过程中,患者将接触到多位医护人员以及无法统计出的其他就诊病人,有较高的被传染的风险。如果能尽可能少的避免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与其他人员的接触,那这个风险就被大大降低。“雷神”的设计就是充分考虑到了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可能扩大的感染范围。
东软医疗“雷神”方舱CT实现了无需安装,机动灵活防疫防辐射的特征,让新冠患者实现“应诊尽诊,应治尽治”。
正如研发人员所设想的那样,在平均收治人数近千人的武汉方舱医院,“雷神”方舱CT平均两分钟就能检查完一位患者,不仅有效避免了医患交叉感染,更大大提升了检测速度。
搭载“火眼 AI” 实现远程会诊
对于结果的判定,“雷神”方舱CT配备的5G实时数据传输模块, 搭载的新冠肺炎智能辅助筛查系统“火眼 AI”(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研发)、智能影像云平台远程会诊等全方位解决方案, 可实现各级医院间的互通互联,便捷及时传递疫情动态和沟通有效的诊疗方法,让分布全国各处的专家,无需到疫区即可为疫区提供支持,从而有效解决诊断负荷过重、新病诊断经验不足、医疗资源不平均等问题。如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东软医疗董事长刘积仁博士所述, “雷神”方舱CT是智能的方舱,连接的方舱。
武汉开发区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医疗队暨江苏省人民医院放射科许晓泉医师,在谈到东软医疗“雷神”移动方舱CT为疫情筛查带来的帮助时说:“目前东软医疗‘雷神’方舱CT正在武汉开发区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帮助疫情筛查,每天扫描60-70名患者。‘雷神’带来的帮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保障了病人的安全性,如果使用常规CT检查,病人在转运过程中有极大的感染风险,而‘雷神”方舱CT放置在病人出口处,减少了远距离的移动,确保安全;二是帮助医生对患者是否具备解除隔离条件进行判断,因为CT检测是患者出院指标中的一项重要检测指标。”
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广大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夜以继日与疫魔战斗。作为中国医疗影像设备行业的先行者,东软医疗人也正在加班加点,借助于科技创新的力量,为医务人员提供智能高效的设备支持,确保他们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和旺盛的精力,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战胜疫情的斗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