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国办发〔2020〕9号),辽宁省沈阳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针对商事制度改革、事中事后监管获督查激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
记者了解到,沈阳市在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方面,特别是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工作成效明显获得表彰。近年来,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措并举、狠抓落实,持续推进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发放全省首张电子营业执照,自助打印全省首张新版营业执照。通过配备导办员专门负责指导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操作完善“事前”服务;银行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帮办、银行网点提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一站式”代办服务优化“事中”服务;开展营业执照自助打印,联系中国邮政EMS免费寄递营业执照,改革“事后”服务,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业务无缝隙衔接、解决全程电子化业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做到“申办不见面,领照全天候”,企业获得感大大增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2019年,沈阳市通过全程电子化方式注册登记市场主体11.45万户,占同期市场主体注册登记总数的71.51%,全程电子化业务总量始终位列全省第一。2020年前4个月,全市通过全程电子化方式注册登记市场主体3.85万户,占同期市场主体注册登记总数的94.51%。《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等媒体对我市全程电子化和登记注册便利化均予以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开展商事制度改革方面,采取统筹推进一系列改革举措,市场主体“准入准营退出”更加便利。
一是“多证合一”改革深入推进。将32项涉企证照事项统一整合到营业执照上,被整合证照不再发放,简化企业准入手续,全面实现“三十二证合一”。二是企业开办时间大幅压缩。将企业开办的必备环节从7个减到3个(企业登记、印章制作、申领发票),我市企业登记注册时间在全省领先。三是“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开。2019年12月1日起,在自贸区沈阳片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四是注销便利化改革成效明显。采取减少提交材料、压缩注销时间、降低注销成本等措施,促进我市企业“新陈代谢”。五是住所登记、企业名称登记改革全面推进。允许企业“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取消名称预先核准,实行自主申报;实施企业登记实名验证,防控“被股东”“被法定代表人”等问题。
下一步,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积极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三个争取”:一是争取沈阳成为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城市,二是争取沈河区获批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权限,三是争取认定沈阳广告产业园区成为国家广告产业园区。推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给予的激励措施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