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做对头,脱贫致富有奔头。丹东凤城市红旗镇充分发挥产业对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以“特色产业基地+农业大户+贫困户”的产业经营机制,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推动扶贫产业集约化、专业化、链条化发展,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分享收益,最终脱贫致富。
随着天气转暖,我市各乡镇有序开启复耕复工复产模式。在红旗镇黄旗堡村3组,艾氏小浆果家庭农场扩建项目已开始动工建设。占地500亩的施工现场内,工人们正挥舞着手中的工具搭建大棚,现场忙而有序。
艾氏小浆果家庭农场始建于2016年,2017年被确定为红旗镇产业扶贫基地,承担起2017年建档立卡户的产业发展任务。红旗镇政府使用产业扶贫资金46.55万元,在农场内购置3栋日光温室大棚,以租赁给当地产业大户经营的方式,发展小浆果种植,每年分红收益6万元,项目周期为10年。项目当年见效,人均年增收327.87元,带动76户183人脱贫。2019年,为巩固脱贫成效,红旗镇政府将27万元产业扶贫资金投资入股到农场,每年收益分红3万元,项目周期为2年,将红利范围扩大到206户484人。
今年,红旗镇政府继续将上级拨付的83万元产业扶贫资金投资入股到农场,助力农场再建80栋温室大棚,通过扶贫产业的健康发展,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