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护理团队:那一抹绿永远闪亮)
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病人是什么情况,永远不知道“战斗”会在何时打响——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医护人员就是这场战役的先头部队。方圆千余平米的工作区域,急诊人日日夜夜坚守的阵地,时时刻刻不停地奔走,忙忙碌碌疲惫的身影,内心等待使命的召唤。日月如梭天天天,寒来暑往年年年!
日常篇
急救车的到来预示着一场战役的开始, “怎么回事?” “心脏骤停!” 一问一答间,病人已经被转移到平车推入抢救室,护士立刻对患者做起了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吸痰、采集血标本。几十分钟的抢救过程,每个护士已经是满头大汗,这就是我们日常的抢救场面。急诊科每天都有200多人次的接诊量,至少30人次的抢救量,每天护士的节奏都是小跑,从微信运动的排名就知道我们是不是上班,步数要么轻松超过1万步,要么几百步,值班的时候透支了体力,不值班的日子真是一步都不想走。你每天都会看到急诊大厅里人来人往,永远都是那么热闹,嘈杂的声音让这里的分贝飙升,他在喊“疼死我了”,她在喊“快救命啊”,他在喊护士拔针,她在喊护士换药,稍慢一点,便是一顿抱怨,还会经常来一个甚至一群醉酒患者,来了就要求快点治病,他不差钱,稍有不顺心,就耍酒疯,酒后的胡言乱语、行为失控,不知道多少护士被他们打过、骂过。我们的护士为了保护醉酒的患者不会摔倒,为了保护科室的仪器不被碰坏,被无辜抓伤、挠伤过。说起醉酒患者,急诊护士心里都有一片阴影,面积有大有小,但是阴影不会覆盖我们那颗救死扶伤的心。我们有委屈,把它埋在心里;我们有伤心,把它抛在脑后。急诊的患者对护士的耐心程度一定是所有科室患者里最低的,但急诊护士对患者的耐心程度肯定是所有科室护士里最高的。在急诊,我们的内心更强大,学会了如何克制自己,我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学习和技能操作上。因为急诊需要护士“稳、准、快”,容不得护士有半点犹豫,在工作中,我们有烦恼,但是我们会统统忘掉。我们不断进取,积极向上,时刻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在这里,我们哭过、笑过、累过、痛过,但我们从没抱怨过。绿色是生命之色,寓意着希望,我们就是绿色的精灵,我们在生命的绿洲上起舞与歌唱,为了生命的活力我们没有一刻松懈、分秒停息,我们没有豪言壮语,却用我们的辛勤付出,让很多垂危的病人重新闪耀出生命的灵光。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生命不息,我们奋斗不止。
除夕篇
我们急诊科的护士最不敢谈论的就是年节,别的科室越到年节越清闲,而我们恰恰相反,过年过节那是别人的事,与我们无关。不知道有多少急诊护士的父母听到自己的儿女又不能回家过年偷偷流下了泪水,那些假装无所谓的话语又能掩盖多少思儿念女的心情?不知道那些没有值班的,但却回不了家的急诊护士,在酒醉的除夕夜嚎啕大哭了几次,那些十几度的酒精又能解去多少思乡的忧愁。选择了急诊就是选择了与家人聚少离多。事业与亲人同等重要,但为了我们的誓言,也许就会有一点倾斜。当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响彻大街小巷,马路上没有行人,偶尔有一辆车匆匆行驶,他们也是在着急赶回家与家人团聚,而我们的急诊丝毫没有受到除夕夜的照顾,这个夜晚比每天更加忙碌。输液大厅患者爆满,抢救室没有空余床位,甚至加床到没有多余的空间,缝合换药室也是排起了长队……输液大厅的两台电视里播放着央视春晚,精彩节目引起了患者和家属的阵阵欢笑声和掌声,而我们的护士却无暇顾及电视里的精彩节目,匆忙的奔走着。殊不知,他们到现在还没有吃一口饭,喝一口水,除夕夜团圆饭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奢求。急诊科所有护士里,有将近一半护士的老家在外地,当他乡的游子从千里之外赶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时候,家在外地的护士由于急诊科的工作性质不能回家团圆,好几个护士都是连续三年除夕夜都是夜班,所有他们连续三个除夕夜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即便家住沈阳的护士,也都是这样,不能好好的吃一顿的团圆饭,每年的除夕夜就是一年忙碌的开始。
热射病篇
2018年7月前后,沈阳出现了史上罕见的高温天气,一场突如其来的“战役”打响,由于没有一丝防备,许多人被这次的高温送到了医院,尤其是有一些基础疾病的患者,纷至沓来。高温开始,我们的“抗日”斗争也随之拉开帷幕,它来得凶猛、来得肆无忌惮。在重症患者猛增的情况下,急诊的医护人员都超负荷完成任务。随着气温上升,在每天中下午开始我们就会迎来高峰,120救护车不停地停泊在急诊大门前,一辆、两辆、三辆……同时到达急诊,分诊护士马上进行区域分诊,测量生命体征、登记、通知医生、看似简单的工作却繁忙不已。由于患者急剧增多,我们人手告急,许多护士加班加点,没有任何怨言。在这期间危重患者非常多,来诊患者往往体温超过40摄氏度、抽搐、神志不清、心脏骤停多不胜数,心肺复苏的重担自然就落到了护士的身上,秉持着急诊人的精神,他们从不轻言放弃。刚接班就开始复苏,一个接一个,男护士们展示他们宽阔有力的臂膀,按压!按压!接着按压!一个心肺复苏下来身上衣服早已湿透,衣服跟水洗了一样嘀嗒着汗水,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放弃!炎炎夏日中,近40摄氏度的高温给了急诊人最大的考验。同时也感受到四院这个大家庭、急诊这个小家庭的团结、友爱、互助、温暖,这一场战役虽然使我们疲惫不堪,但是从中也体现四院急诊的魄力和凝聚力!四院急诊人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抗疫篇
2020年刚过不到一个月,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已经感受到这一年注定不一样,新型冠状病毒在祖国大地肆虐,病毒蔓延速度超乎想象。一时间,人心惶惶,武汉出现了医护人员严重紧缺的情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辽宁省迅速组建医疗救援队奔往武汉。急诊作为各大医院的前沿阵地,永远都是灾害、疫情救援的第一选择,急诊人永远都是冲锋陷阵的排头兵,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我们义不容辞。急诊科护士王常昊和张英两名共产党员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申请加入救援队。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还有各种防护用品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他们没有丝毫畏惧,更没有丝毫犹豫。在无情的病毒面前,没有退路。前进,可能有感染的风险;后退,意味着更多的人被感染。病毒一日不退,国家一日不得安宁。告别了亲人和朋友,他们踏上没有硝烟的战场,张英和王常昊这种精神大大鼓舞了急诊科其他护士,我们纷纷在“请战书”上签字,按上鲜红的手印。把自己交给组织,时刻准备着去参加抗击病毒的战斗,时刻等待使命的召唤。若要战,召必去,战必胜。我们内心的信念无比坚定,因为急诊人有着强大的心理,面对困难我们临危不乱;我们有着过硬的技术和扎实的理论,让我们面对疾病总能从容应对。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借用这句歌词,当一些人都在追寻着伟大,而我们却喜欢这份平凡,不曾轰轰烈烈,只因为当初立下南丁格尔的誓言,我们穿上了这一抹绿色,就是为给病人建造一片生命的绿洲。再苦,我们一起尝!再累,我们一起扛!急诊护士是内心强大的战士,是临危不惧的勇士,是勇往直前的骑士,是敢于挑战的斗士!职业生涯的开始我们选择了急诊,一生都只为急诊。一日急诊人,终生急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