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沈阳,沈阳化工大学留学生艾得、高心美、小丹、侯赛君站在绿色的校园里,演唱了一首歌曲《加油,加油吧!》。他们分别来自冈比亚、津巴布韦、苏丹、摩洛哥四个国家,通过自己作词、作曲并演唱这首歌,表达对沈阳化工大学的感谢,对老师们的感谢以及对中国战胜疫情的信心。
沈阳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师生和留学生共同建立留学生宿舍战“疫”助力墙,表达共同抗击疫情的决心。
沈阳化工大学现有来华留学生347人,大部分来自非洲国家。疫情发生后,学校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案、细化责任,确保在校留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从校领导、国际教育学院到其他职能部门,所有人携手同心,全力、全速、全方位,用责任与担当筑起安全墙、用爱心和守护传递中国爱,力保学生安好无恙。国际教育学院迅速集结13名班主任,任务到岗、责任到人,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掌握学生状况并给予真挚的关心和问候,对非洲留学生展开了“人盯人”的爱心守护模式。
在校园封闭管理期间,为了让留学生们安心放心,学校发起爱心寄语征集活动,国际教育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积极且热情,各种情深意切的祝福纷涌而至,这些饱含深情的卡片在留学生宿舍的战“疫”助力墙上合成一颗大大的心形图案,给这些异国他乡的孩子们注入了信心和力量;为了让学生们的留守生活充实且有意义,学校购置了大量中英文书籍,搭建自助借阅图书角,倡导学生好书共读、用积极乐观的精神共克时艰。
“要给每一名学生送去家一般的温暖和关爱。”沈阳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佟玉平说。学校教师督促留学生多开窗,多运动;帮忙取快递,购置并发放牛奶、洗手液、卫生纸;专车接送留学生去银行、机场;资助经济上有困难的留学生等。
学校的做法得到了留学生的赞扬,一些留学生也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自坦桑尼亚的留学生张涵山说:“在疫情面前我们应该同心协力,学校是我们的家,我们一起战胜疫情,守护家园!”他和来自加纳的谭盾、来自冈比亚的艾德一起,成为留学生战疫志愿者,每天为学生量体温,对宿舍进行消毒,分发口罩,消毒水等。在三个多月的时间,三位志愿者没有一天漏岗、迟到,同时对其他留学生做心理疏导工作。有家长很担心留学生的生活,谭盾主动联系他们的家人说:“你们的孩子在这里很安全,很健康,不要担心,学校老师很关心我们,我们在这里很好。”
《加油,加油吧》
作词:高心美(津巴布韦)
作曲:艾得(冈比亚)
演唱:艾得、高心美、小丹(苏丹)、侯赛君(摩洛哥)
我的大脑是一个博物馆,
里面贴满了治愈的标签。
亦会像发电厂一样不断产生的愿望,包罗万象,
你们看,我的愿望是那样生动,它带着心跳般呐喊,
加油 !加油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我们像士兵一样团结在一起!
打这场病毒之战!
每天戴口罩,洗手,测量体温!
……
中国继续坚强!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