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法治易读】注意了,非法移栽房前屋后的古树名木也有可能构成犯罪了

0
分享至

(原标题:【法治易读】注意了,非法移栽房前屋后的古树名木也有可能构成犯罪了!)

当前,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起广泛关注,网易辽宁联合辽宁省司法厅共同推出“法治易读”专栏,结合案件普及法律常识。



最近一部关于二手房中介主题的电视剧《安家》热播,在该剧中,某老板在购得老洋房后想挖掉一颗百年的罗汉松被相关部门视为违法破坏文物行为,需要接受罚款。有人不禁会问,为什么移栽或者挖掉自己房前屋后的古树名木属于违法行为?本期栏目邀请辽宁久鼎律师事务所夏堂剑律师为您解读。



律师要告诉你的是:这种移栽行为不仅违法,在2020年3月2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有关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后还可能构成犯罪。

首先,什么是古树名木呢?原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该剧中的罗汉树已有百年,显然属于古树,属于保护的范围。即使是房屋主人一直对古树名木有维护、培育的行为,但也不能因此有随意进行处置的权利。



其次,该《批复》第一条规定:古树名木以及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植物,属于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规定的“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第三条规定:对于非法移栽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的规定,以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定罪处罚。《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 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此,依据《刑法》和《批复》的上述规定,非法移栽古树名木可能涉嫌构成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



再次,那么是否只要是非法移栽的行为一律予以刑事处罚呢,对此《批复》也进行了明确:鉴于移栽在社会危害程度上与砍伐存在一定差异,对非法移栽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行为,在认定是否构成犯罪以及裁量刑罚时,应当考虑植物的珍贵程度、移栽目的、移栽手段、移栽数量、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等情节,综合评估社会危害性,确保罪责刑相适应。

因此,律师建议,作为房屋主人一定要有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不要擅自采取移栽的行为,如确有特殊原因需要移植等,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向主管部门申请批准,否则有可能构成犯罪,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法律规定:

一、《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

本办法所称的名木,是指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砍伐和擅自移植古树名木。

因特殊需要,确需移植二级古树名木的,应当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移植一级古树名木的,应经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直辖市确需移植一、二级古树名木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移植所需费用,由移植单位承担。

二、《刑法》

第三百四十四条:违反国家规定, 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有关问题的批复

一、古树名木以及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野生植物,属于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规定的“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

三、对于非法移栽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的规定,以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定罪处罚。

鉴于移栽在社会危害程度上与砍伐存在一定差异,对非法移栽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行为,在认定是否构成犯罪以及裁量刑罚时,应当考虑植物的珍贵程度、移栽目的、移栽手段、移栽数量、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等情节,综合评估社会危害性,确保罪责刑相适应。

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规定的“珍贵树木”,包括由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确定的具有重大历史纪念意义、科学研究价值或者年代久远的古树名木,国家禁止、限制出口的珍贵树木以及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树木。

第二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行为“情节严重”:

(一)、非法采伐珍贵树木二株以上或者毁坏珍贵树木致使珍贵树木死亡三株以上的;

(二)、非法采伐珍贵树木二立方米以上的;

(三)、为首组织、策划、指挥非法采伐或者毁坏珍贵树木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五、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

第七十条 [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应予立案追诉。

本条和本规定第七十一条规定的“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包括由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确定的具有重大历史纪念意义、科学研究价值或者年代久远的古树名木,国家禁止、限制出口的珍贵树木以及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树木或者其他植物。

延伸阅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解清帅刚从老家祭祖归来,今天被爸爸带去体检,颈部凸起引关注

解清帅刚从老家祭祖归来,今天被爸爸带去体检,颈部凸起引关注

看我的高跟鞋
2023-12-11 19:36:02
国研中心赵福军:部分外贸订单转移或产能外迁会倒逼形成外贸竞争新优势

国研中心赵福军:部分外贸订单转移或产能外迁会倒逼形成外贸竞争新优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11 12:14:07
用力过猛的人,基本走不长远

用力过猛的人,基本走不长远

尚曦读史
2023-12-09 22:51:13
官迷心窍、结交政治骗子!王清华被处理,被拿下前3天还出席活动

官迷心窍、结交政治骗子!王清华被处理,被拿下前3天还出席活动

政知新媒体
2023-12-11 15:53:46
钟南山团队连花清瘟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终于有结果了!

钟南山团队连花清瘟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终于有结果了!

生命科学前沿
2023-12-11 17:05:08
裁判争议判罚引热议:47秒2+1还送T周琦犯规漏吹 张庆鹏表情扭曲

裁判争议判罚引热议:47秒2+1还送T周琦犯规漏吹 张庆鹏表情扭曲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3-12-11 21:56:16
又一省部级高官被查

又一省部级高官被查

中国新闻周刊
2023-12-11 22:23:11
中金:对首都机场失望!

中金:对首都机场失望!

民航之翼
2023-12-11 20:50:03
青岛保安捅杀外卖员后续:保安指认现场,美团发声,不防卫引争议

青岛保安捅杀外卖员后续:保安指认现场,美团发声,不防卫引争议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3-12-11 16:18:49
余承东怒怼懂车帝冬测,长城汽车、吉利高管也公开质疑

余承东怒怼懂车帝冬测,长城汽车、吉利高管也公开质疑

红星新闻
2023-12-11 17:49:20
网曝周海媚去世!工作人员拒绝回应,好友表示本人电话无人接听

网曝周海媚去世!工作人员拒绝回应,好友表示本人电话无人接听

萌神木木
2023-12-11 20:25:01
网上再次传出毛岸英烈士牺牲原因的谣言,造谣已成社会危害之一

网上再次传出毛岸英烈士牺牲原因的谣言,造谣已成社会危害之一

议史纪
2023-12-10 13:35:03
反转!外科医生汤志刚开始反击,黄女士人设崩塌,捞女身份被实锤

反转!外科医生汤志刚开始反击,黄女士人设崩塌,捞女身份被实锤

珠儿聊人文
2023-12-11 18:35:50
90年,俄在海兰泡大屠杀,中国人尸骸漂满黑龙江,还篡改历史真相

90年,俄在海兰泡大屠杀,中国人尸骸漂满黑龙江,还篡改历史真相

壹説历史
2023-12-10 12:30:03
演技差、脾气大,资源却不断的关系户,背景却一个比一个硬!

演技差、脾气大,资源却不断的关系户,背景却一个比一个硬!

小人物之大职场
2023-12-10 22:44:32
网友曝周海媚意外离世,疑似因红斑狼疮,知情人透露助理报警求助

网友曝周海媚意外离世,疑似因红斑狼疮,知情人透露助理报警求助

四斤
2023-12-11 20:26:27
跑步离场!上海楼市,难了!

跑步离场!上海楼市,难了!

城市财经
2023-12-11 12:14:58
开始反击了!富士康紧急宣布,外媒:郭台铭把锅都端走了

开始反击了!富士康紧急宣布,外媒:郭台铭把锅都端走了

奉壹数码
2023-12-10 23:58:39
曝57岁演员周海媚去世,知情人爆细节:送医院时已没了生命迹象

曝57岁演员周海媚去世,知情人爆细节:送医院时已没了生命迹象

我娱乐有约
2023-12-11 20:32:02
美国人自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歼-11几乎成了收拾美军的主力

美国人自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歼-11几乎成了收拾美军的主力

番茄说史聊
2023-12-09 20:08:01
2023-12-11 23:56:49

头条要闻

又一省部级高官被查 45岁时已成为省委常委

头条要闻

又一省部级高官被查 45岁时已成为省委常委

财经要闻

跑步离场!上海楼市,难了!

体育要闻

NBA球员,还差这50万奖金?

娱乐要闻

陈晓陈妍希疑似婚变冷战 小细节被扒出

科技要闻

长城问界吉利公开"群怼"懂车帝 发生了什么?

汽车要闻

标配空悬+后轮转向 异类MPV小鹏X9行不行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家居
旅游
教育

《The Finals》Steam升至多半好评 玩家峰值高达24万

艺术要闻

似孩子般酣然,可触、可感、可知、可思《无限城市》儿童艺术节启幕

家居要闻

自由的形态艺术,个性演绎夜幕华尔兹

旅游要闻

紫禁城的初雪:极目远望,与天一色

教育要闻

不管男孩女孩,父母都要把握好这6个“教”字,不容忽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