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时隔多年,记者再次来到开原市业民镇五寨子村村民刘文忠的家,往日的茅草房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眼前宽敞明亮的青灰色水泥房。
年过古稀的刘文忠和周素霞老两口把家里打扫得窗明几净,房前屋后也被收拾得整整齐齐。“快进来看看俺家的新房,这塑钢窗户密不透风,新安的白钢门结实又保暖。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老两口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看着记者刚进院,刘文忠就迫不及待地介绍起自家的新房子。
刘文忠和周素霞都是残疾人,年纪大了无法外出打工,每年只靠4亩8分地的承包款维持生活。2016年,刘文忠家被镇里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陆续享受了低保、入股分红、C级危房改造、医疗扶贫等扶贫政策,2017年就摘帽脱了贫。有了政府的好政策,家庭年收入过万,老两口生活无忧,看病基本不花钱,但住房问题一直是老两口的“心头病”。
“我家的老房子还是1984年盖的茅草房,因分家只有一间半,没有地基、墙体开裂、屋顶漏雨,院子还经常积水。虽然政府给换了门窗,但看着房子大山裂开的大缝子,说不准哪天就倒了,觉都睡不踏实。”提起以前的老房子,刘文忠直摇头。2019年,D级危房改造政策解了老两口最大的“心头病”,原来的茅草房被改建成近40平方米的水泥房,老两口只花了几千块钱就搬进了新家。
“政策实在太好了,去年政府补贴了3万元,我们又少添了点,3个月就盖好了新房,年底前我们老两口就搬进了新房。”提起建新房,刘文忠脸上挂满了笑容。住进了新房,刘文忠老两口把前院地面铺上了砖头,后院种上各种小菜,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我这辈子一直住的就是老房子,这是第一次住进了新房,温暖又结实,晚上睡觉再也不用担惊受怕,日子总算有了盼头。”刘文忠说。
业民镇镇长王小博介绍,住房安全保障是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硬指标。近两年,在业民镇,像刘文忠这样通过危房改造住上新房子的贫困户共有48户,全镇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大力改善居住环境,让困难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