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了《科技部关于印发2020年度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的通知》,辽宁省3家企业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其中,沈阳高新区东北科技大市场众创空间、沈阳建筑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2家企业通过国家备案。目前,沈阳高新区国家级孵化载体21家,其中孵化器6家、众创空间11家、星创天地4家。
沈阳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加快推进众创空间建设,与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园等共同组成了创业孵化链条,使众创空间沿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方向快速发展,众创空间部分企业的项目在技术上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高新技术领域和工业设计、增材制造、电子商务、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有力地发挥了培育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东北科技大市场众创空间总体架构为“一厅、一网、十平台”:“一厅”即线下服务大厅,包括现场咨询、业务受理、信息发布、成果展示、交易洽谈、活动交流等6大功能区域,为创业人员提供成果转化、专利代理、研发设计、科技金融等服务;“一网”即线上服务网站,包括科技需求、成果库、专家库、专利导航等服务模块;“十平台”包括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研发设计、知识产权、创业孵化、大型仪器共享、金融财税、政务服务、人才服务、创新活动策划等十大类服务平台。全力打造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务、转化、合作”六位一体的全链条、全要素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沈阳建筑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孵化器面积2610平方米,拥有创建孵化园、创客实验室、培训教室、创意研发中心、公共讨论会客区、管理办公室、GE智能制造实验实训中心等多个功能空间。孵化基地每半年接受一次学生企业或团队的入孵申请,采用公开评审答辩的方式确定入孵项目,对入孵项目提供创业培训、经营管理指导、创业项目推介和创业信息咨询等专业服务。截止目前,在孵企业及团队共31家,其中初创企业16家,创新创业团队15个,重点孵化技术领域包括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建筑技术、文化创意等。
据介绍,众创空间即创新型孵化器,“众”是主体,“创”是内容,“空间”是载体。是顺应创新2.0时代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趋势,把握全球创客浪潮兴起的机遇,根据互联网及其应用深入发展、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的统称。(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