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抚顺旅游宣传周 | 说到美食,抚顺有话要说)
说到吃这件事,在《孟子·告子上》中,有位叫告子的古人曾正儿八经地提出过自己的观点,大概意思就说,吃是人的本性,不用拘泥于形式,更不用拘谨,要把吃看做是人的本能需要,这是理所应当的事。
看没,从古至今,吃都是一件正经美好极了的事儿。当然,你可以优雅至极、轻声细语地品着红酒切着牛排,也可以撸胳膊挽袖子、呜嗷带喊地甩开腮帮子撸着串子。
这恰恰说明,
吃不仅是一件包容的事,
它既能体现一座城市的口味偏好,
同样也蕴藏着一座城市的韵味。
就好比你来到了抚顺,问当地人能吃点啥本地特色,吃完能带走点啥本地特产,大大大大多数的抚顺人,应该都会给你推荐以下这几款本地特色美食。赶上夏天,还能带你到抚顺日报社举办的啤酒节上逛吃逛吃,体验一下抚顺人最爱的撸串子就啤酒的乐趣。
八碟八碗:
原为满族正宗桌席
碟是实实在在的大碟,碗是深深大大的高碗。“八碟”通常是四凉四热;“八碗”一般是四荤四素,素菜基本是汤菜。当然,“八碟八碗”的菜品并不固定,会根据季节选配。
大伙房水库鱼宴:
好水养好鱼
抚顺大伙房水库水质好、鱼类品种众多,产品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胖头鱼)、鲤鱼、鲫鱼、翘嘴红鮊(大白鱼)、甲鱼等等。其中以野生花鲢(俗称“胖头鱼”)鱼最为出名。
满族火锅:
寒冬吃出一身汗
满族火锅历史悠久,至今仍保持其传统大沿火锅,即锅有沿。锅沿上可放麻酱等各种小菜,锅内汤中加酸菜、肉片,众人围坐而食,四季皆宜。现流行的满族火锅,更具特色。
酸汤子:
粗粮细作弹牙爽滑
“酸汤子”是由抚顺地区兴起,延长至宽甸、新宾、通化,直至长白山一带地区,是一种用玉米面粗粮细做的食品。煮熟即可食用,可加蜂蜜、芝麻做为辅料。
麻辣拌:
荤素搭配百吃不厌
麻辣拌发源于抚顺,由土豆、 海带结、豆皮等素菜、鱼丸、蟹棒等荤菜加以佐料拌制而成。口感少了些麻和辣,多了些酸和甜。据说,一年能卖出3亿多份,多么惊人的数字。
真空冷面:
酸甜交织 冰火两重天
主料由荞麦面或玉米面等压制而成的面,一个大碗、一撮辣白菜、一点辣酱、少许芝麻,配上有“灵魂”的汤,酸甜交织回味无穷,搭配在一起那就是黄金搭档。不管春夏秋冬,只要一提冷面,那保准就是真空冷面。
新宾羊汤:
最鲜不过一锅汤
选取农家笨养的“遛达羊”身上各个部位的精华,用大铁锅经过大火、漫长的熬制后,制成老汤,加上秘制配方和佐料,浓香、可口,逐渐成为抚顺人招待外地客人和友人的招牌菜。
苏子叶饽饽:
一叶飘香浸润舌尖
苏子叶饽饽也叫“粘耗子”,是将粘米浸泡后磨成粘米面,将小豆煮熟捣成泥状做成豆馅,包进粘米面中,外侧用苏子叶裹上,而后放在笼屉中蒸熟即可食用。
萨其玛:
口口酥香松软
萨其玛色泽米黄、口感酥松绵软,香甜可口,清代关外三陵祭祀,以其为供品,可见满族对其重视喜爱。
粘火勺、粘豆包:
粘糯香甜有“年”味
粘豆包和粘火勺的制作方法差不多,团成馒头状的叫粘豆包,擀成饼状的叫粘火勺。粘豆包用锅蒸、粘火勺用锅烙。过去粘豆包和粘火勺的制作都是在冬季,现在夏天也可吃到。
彩蛋之:
抚顺土特产伴手礼
吃完了这些还不过瘾,或者还想带点大抚顺的特产美食,您还可以到抚顺日报社“拾味 这里”电商平台,选购咱们抚顺原汁原味的各种农副产品,经济实惠品质优,可以作为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这趟关于抚顺的美食之旅就算是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