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减轻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锦州市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持续创优服务举措、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提档加速。
一是落实“减免”举措。推动落实16项“个转企”扶持政策,疫情防控期间办理“个转企”登记,允许免提交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21户,对32户转型企业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3.02万元。对“个转企”的企业工会定期全额返还工会经费,每个行业工会补助增至7万元。清理2019年各类扶企专项资金,调拨东旭机器人、捷通铁路“飞地经济”和沿海经济带等专项资金1500万元,积极缓减企业资金压力。自2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对全市所有非高耗能的大工业企业和一般工商业企业电费按95%结算,预计将惠及10.37万户,降低客户用电成本4000万元。2至4月份实施职工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减半征收,约为全市企业减轻医疗保险缴费负担1.31亿元。
二是做好“帮扶”文章。完成2020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补助资金支持疫情防控物资生产项目申报,申报4个项目资金额达2664万元,其中1家企业获得补助资金320万元。助推银行机构为锦州市778户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开复工提供各种方式金融支持合计达102.5亿元。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资金池,确定21户市场前景好的重点工业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为首批扶持对象,已发放贷款1.93亿元。承接“春锦计划”、开展“双千工程”,目前全市1228户企业、778个项目已与锦州银行对接融资需求306亿元。
三是提升“审批”效率。启用“容缺急办+承诺补办+特事特办”审批程序,共办理各类审批事项601件。办理医疗卫生事项,企业只需将基本申报材料发到指定邮箱,由工作人员网上审核、办理,加盖审批公章即可完成审批,已办理病毒准运证49件,消毒产品单位审批10件,医疗器械备案11件。将原来需要到政务服务大厅窗口提交书面材料办事程序优化为通过网上、微信、邮寄等方式提交材料即可,按照“急事急办”原则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审核以及规划选址审核涉及的各类申报前置条件实行“容缺受理”,仅用2个小时完成了5个中心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