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生产车间。
4月9日,华晨宝马研发中心、杉杉奥特莱斯综合体、法国佛吉亚汽车零部件等30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65.9亿元,开启铁西区二季度项目建设大幕。
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线作战,铁西区项目建设稳稳按下“快进键”。
今年,按照全市部署,铁西区肩负全年完成240个亿元以上项目的任务。截至目前,已落实市重点项目185个,总投资2188.8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68.28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43个,新开工项目42个。
随着大项目、新项目集体开复工,经济“压舱石”效应开始显现,不断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提振投资信心,释放发展动能。
铁西区主要领导表示,紧紧咬定全年目标任务,聚焦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工业旅游、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以更有效的投资拉动高质量发展,打赢经济平稳运行的总体战,继续当好“领头羊”“排头兵”。
近期开复工重大项目一览
项目名称 投资额
恒大集团新能源电池项目360亿
恒大轮毂电机项目220亿
华晨宝马第三工厂项目190亿
万科国际社区(宝马配套生活服务区) 100亿
北方生物医药科技园项目50亿
赛轮(沈阳)高性能智能化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项目30亿
华晨宝马全新3系及X2产品建设项目23亿
沈阳杉杉奥特莱斯购物广场项目20亿
华晨宝马动力总成工厂发动机扩建项目(三期) 19亿
九泰医药中间体项目10亿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扩建项目8亿
华晨宝马动力电池组装车间扩建项目7亿
瑞士GF汽车产品项目7亿
法国佛吉亚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二期) 5亿
红星美凯龙星艺家项目3.5亿
世盟创展铁西Z广场国际文化产业园项目3亿
经济战“疫”一季报大项目开复工逆势增长15%
大项目是做好“六稳”工作的重要支撑。从疫情发生之始,铁西区不缓不等,紧盯开复工,超前谋划部署,以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手段和全流程的包保服务,护航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大项目开工复工、新项目稳稳落地。
铁西区项目建设“一季报”不仅顶住了疫情压力,更实现了逆势增长。一季度开复工91个项目,同比增长15.2%。4月份,华晨宝马第三工厂、恒大新能源电池、杉杉商业集团奥特莱斯等56个优质项目如期推进。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111个,同比增长15%。
确保如期完成全年项目建设任务,铁西区以项目全周期管理平台为依托,建立项目调度体系、问题解决体系。按照“土地规划、土地征收、土地整备、基础配套、公共服务、项目审批”六条主线及“8+2”的问题分类方式,针对潜在项目源重点推进,集中研究用地、规划、征迁、配套等项目建设重大事项,强化要素保障,高效推进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
优化服务,提升项目管理效能。继续推进重点项目领导包保制、重大项目专班服务模式和重大项目专员“AB岗”,实行从项目落地到竣工投产全链条“保姆式”服务。定期对项目问题实行点对点调度,并明确问题解决时限,提高问题解决效率,不断优化项目服务工作效率,确保项目尽早投产、见效益。
营商环境建设年
围绕“1420”再造投资发展新高地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稳住企业也就稳住了发展的“基本盘”。铁西区将2020年作为营商环境建设年,着重在优化体制机制、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畅通企业诉求上下功夫,以“时时好、处处好、人人好、事事好”的营商环境,提升区域综合发展竞争力,再造投资发展新高地。
据悉,围绕“1420”展开的一系列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具体方案已经出台。
即打造“企业至上、服务为本”这个服务理念
即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优化服务、强化监管四条主线
即推出20项重点举措,以简环节、压时限、降成本为重点,强化建机制、造流程、优服务、重监管,推动全区营商环境整体水平大提升
从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推进、强化多维协同三个方面形成工作制度和长效机制,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形成“尊重企业家、优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的良好氛围,使铁西区(开发区)成为国内外投资者信赖、海内外人才向往的发展热土。
受疫情影响,今年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必然面临新困难、新问题。铁西区将进一步做细做实“万人进万企”活动,开展“企业问题大排查、大起底”。要求各单位将帮服工作中了解到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制作鱼骨图,挂图作战,限时办结,逐个销号,全力以赴解决企业困难。与此同时,全面运行“六个一”服务保障模式,即:设立一支服务队伍、一个服务窗口、一条服务热线、一辆服务直通车、一个诉求反馈平台、一套跟踪督办系统,构建铁西特色的营商服务新体系。
放大中德园集聚效应
建好国际化开放合作平台
作为国家7个重大外资项目之一,4月1日,华晨宝马铁西新工厂在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在此轮重点项目集中落地开工潮中,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再度显现出强大的集聚效应。
截至4月8日,已有华晨宝马全新3系及X2产品建设、华晨宝马第三工厂地基处理工程、中德园宝马新工厂区域综合管廊、华晨宝马动力电池车间扩建、远大压缩机、万科国际社区、微控飞轮物理储能、大堤路快速路、敬信汽车零部件等35个项目实现开复工。
今年,铁西区将进一步优化中德园空间格局,发挥其在创新要素集聚和示范引领作用,打造项目加速集聚的开放新高地,建好中德园国际化开放合作平台,夯实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工业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五大产业,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地标。
2020年,中德园落实并入库市重点项目60个,总投资896.4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16.3亿元。储备重点项目38个,累计储备项目98个,总投资1208亿元。
强产业链,育新动能 抢抓产业升级新机遇
依托宝马、恒大,沈鼓、特变,东药、三生等重点产业的龙头企业,铁西区大力引进上中下游供需链、横向协作配套链上的项目。同时,瞄准疫情触发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消费新模式,借势推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深度融合,加速向产业链、产品链和价值链高端迈进。
“这次疫情敲响了产业链短板的警钟,也是我们对全区主导产业的产业链进行深度剖析和研究的时机。”铁西区主要领导提出,“下一步,我们要围绕产业链抓项目,围绕新旧动能转换抓项目,将困境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拐点,寻找产业升级新机遇。”
在省市通力协调省外配套商恢复供应、确保宝马开复工的同时,铁西区携手宝马共同跟踪推进68家一级供应商的对接工作,对本地26个一级供应商进行全面梳理,探讨合作引进二三级供应商。依托宝马研发中心、德中研发创新联盟等强化技术创新,加快推进“一个平台、五大体系”建设,构建集整车、电池、电机、研发、配套服务等于一体的汽车全产业链生态圈,加速向4000亿元的世界级汽车生产基地迈进。
今年,铁西区还将强力推进沈阳中关村“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同步建设,加速集聚企业总部、科技研发、高端商务、金融服务等科技CBD项目,确保5月首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力争今年集聚60家创新型企业。
目前,虽然各类招商引资、洽谈对接活动受疫情影响无法成行,铁西区引进项目、储备项目的脚步却并没有因此稍息。疫情期间,在省市的统一部署下,铁西区采取“不见面”的方式招商引资,变“面对面”交流为“屏对屏”沟通,围绕有投资意向的项目开展网上洽谈,与企业保持密切互动,为“走出去”招商做好准备。3月5日,总投资287亿的10个项目通过“云签约”落地铁西区,其中北京特斯联科技集团光大新科技智能产业生态园项目投资额达200亿。
在对现有项目跟踪服务、落实推进的同时,铁西区依托4个招商中心+2个离岸创新中心+下设19个招商局,充分发挥聘请的50名企业招商顾问的作用,大力实施专业化招商、市场化招商、全员招商,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0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
目前,一大批重点项目已进入“储备库”。截至目前,以中关村科技园、瑞士GF汽车零部件、光大特斯联智能产业生态园、中南高科智造谷、万科工人村改造、汉民半导体等69个亿元以上项目已经签约或正在重点推进,项目总投资1062亿元。开工一批、落地一批、签约一批、推进一批,正在成为铁西区项目建设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