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机场转运小分队 守牢境外输入防线

0
分享至


有这样一支小分队,他们逆行而上,不分白天与黑夜,无论清晨与傍晚,始终坚守外防输入一线,为全市人民筑牢境外疫情输入防控的重要关卡。他们,就是沈阳急救中心机场转运小分队 。

4月8日,记者采访了转运小分队,他们说:“责任重大,我们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航班高峰时段 再派10组急救人员 驻扎机场待命

“这几名乘客有呼吸道症状,需要转运……”每次有国际航班降落到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沈阳急救中心机场转运小分队会根据航班时间提前到达机场检测区域,在指定地点等待联络人发出转运指令。

“确定患者的情况及人数后,迅速安排车辆进行转运。”沈阳急救中心机场转运组组长黄来告诉记者,沈阳急救中心派出多台专用负压转运急救车在桃仙机场值守,海关的检测人员一旦发现体温超过37.3℃及有呼吸道症状的疑似病例,急救人员在做好防护前提下,会将疑似病例送至负压急救车,再将他们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医学观察。

进入2月末,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发生的变化,沈阳急救中心及时调整转运工作方案,将疫情转运工作重点转移到“三站一场”境外输入相关病例。2月25日至今,中心累计转运输入性待排查相关病例437例,其中桃仙机场转运待排查病例257例。同时,在桃仙机场设立专人负责机场急救现场指挥,指定专人与海关检疫人员对初排发现可疑病例,进行再次筛查及复核。“3月23日,由于国内中转至沈阳航班的增加,在航班高峰时段再次派出10组急救人员驻扎机场待命,加强排查和转运力量。”黄来称。


驻守机场的抗疫夫妻 将来女儿会懂得这个数字的含义

在驻守机场的转运小分队中,有两个人很特别,他们既是同事,又是夫妻,更是最亲密的战友。

“疫情至今,我俩很少能碰到面。”刘永欣是沈阳急救中心大东一分中心站长,他的爱人殷红是沈阳急救中心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两人在疫情之初都递交了“请战书”,请战到疫情最前线工作。目前夫妻俩都是机场转运小分队队员。“在完成中心下达的应急转运任务的同时,还要兼顾分中心日常工作,疫情开始以来,我几乎不怎么回家。我们是‘急救战士’,就要用我们的专业和汗水守护着这座城。”刘永欣称。

繁重而密集的转运任务,对同样每天负责转运任务的刘永欣妻子殷红来说,要克服的困难和付出的辛苦更多些,“女性在体力方面不如他们好,三级防护带来的大汗、乏力、乏氧不适的感觉,常常让我体力不支,随着天气逐渐变热,穿着防护服犹如被关进蒸笼里。但这是一个医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必须挺住。”

“我俩也顾不上管孩子,我父母搬到我家住了,帮我照看孩子,默默地在支持着我们。”殷红说,女儿今年9岁,她知道爸爸妈妈奋战疫情防控一线,她觉得特别自豪,“但毕竟是个孩子,每次和我们视频聊天时,总是说着说着就哭了,说想爸爸妈妈了。”说到这,殷红哽咽了,“进驻机场以来,我和刘永欣一共转运26人次。我跟女儿说,这个数字,你将来会懂它的含义,也会懂爸妈的付出为了什么。”

每次听到被转运人员的感谢 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不管是深夜还是清晨,急救转运小分队在机场严阵以待,等待转运入境来沈人员。“最多的时候一天转运了三次,转运完一次,把转运车送到六院进行消杀,然后开另一台转运急救车再去机场进行下次转运,一天‘连轴转’了,没有一点‘歇气’的时间。”刘永欣说,在机场转运和平时有很大不同,“需要‘全副武装’提前在机场等待,一个航班200多名乘客的话,机场的筛查就得四五个小时,穿防护服的时间就远远不止六个小时了,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我们既是转运人,更是连心人。”沈阳急救中心社会急救科陈莹告诉记者,转运除了接人送人,更多的则是联络和沟通。见到入境来沈人员,急救转运小分队的队员们说的第一句话是:“欢迎回家”,“看着一张张急切又疲惫的面孔,我们都会给予家人般地关怀,询问他们身体情况,返程途中是否顺利,耐心安抚他们的情绪,缓解他们一路的辛劳疲惫。”

陈莹告诉记者,很多入境来沈人员都是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辗转多地回国,本身已经很疲惫,再加上有症状让他们很紧张,但他们还是十分配合并表达谢意,这让他们十分感动。“每当这时,我都会感到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彩民买近5万倍单注彩票中2亿多?南昌多家福彩店称属实,官方回应

彩民买近5万倍单注彩票中2亿多?南昌多家福彩店称属实,官方回应

木槿夕先生
2023-12-04 23:25:16
行动已经开始,朝鲜接下10国挑战书,沉默3天,美澳日韩官宣动手

行动已经开始,朝鲜接下10国挑战书,沉默3天,美澳日韩官宣动手

大白话瞰世界
2023-12-03 10:05:23
这3种鱼在平时尽量少吃,或者是不吃,为了身体的健康,请你做到

这3种鱼在平时尽量少吃,或者是不吃,为了身体的健康,请你做到

养生时间
2023-12-05 07:25:24
薄复出后开始质疑华,陈永贵怒斥:有人明着欺负他,做人要有良心

薄复出后开始质疑华,陈永贵怒斥:有人明着欺负他,做人要有良心

历史侦查处
2023-12-05 11:21:38
太意外!巴黎圣母院是中国人连夜在修?网友:基建狂魔不是白叫的

太意外!巴黎圣母院是中国人连夜在修?网友:基建狂魔不是白叫的

曦财说
2023-12-04 14:48:38
广西小伙用竹子造自行车已售上万台,小伙:主要是销往国外

广西小伙用竹子造自行车已售上万台,小伙:主要是销往国外

洞见评历史
2023-12-05 09:33:18
美记者爆料:俄乌军方正私下进行和谈,泽连斯基被完全绕过

美记者爆料:俄乌军方正私下进行和谈,泽连斯基被完全绕过

红星新闻
2023-12-04 20:00:18
纪委再回应“公职人员疑开保时捷堵小区门”:正进一步调查核实

纪委再回应“公职人员疑开保时捷堵小区门”:正进一步调查核实

极目新闻
2023-12-05 14:51:13
李家超:香港保持多方面优势,不应妄自菲薄

李家超:香港保持多方面优势,不应妄自菲薄

环球网资讯
2023-12-05 08:33:20
喜讯!中国男足功勋指挥官现身巴塞罗那!巴萨高层亲自接见合影

喜讯!中国男足功勋指挥官现身巴塞罗那!巴萨高层亲自接见合影

鲜风慢生活
2023-12-05 19:48:21
日媒:美国科技封锁见成效,中国在超级计算机竞争中退居前10!

日媒:美国科技封锁见成效,中国在超级计算机竞争中退居前10!

搞笑列车随时待命
2023-12-04 20:59:57
网友曝在日本景点穿汉服遭驱赶,工作人员称:只能穿日常服装或和服

网友曝在日本景点穿汉服遭驱赶,工作人员称:只能穿日常服装或和服

不掉线电波
2023-12-04 18:58:27
缅北女魔魏榕:噶腰子是最痛快的死法,你们听过“活剥肉莲”吗?

缅北女魔魏榕:噶腰子是最痛快的死法,你们听过“活剥肉莲”吗?

晏京故事
2023-11-25 22:12:07
再见里沙利松!再见热苏斯!巴西新9号浮现,22岁悍将有望获重用

再见里沙利松!再见热苏斯!巴西新9号浮现,22岁悍将有望获重用

小火箭爱体育
2023-12-05 14:12:15
发表辱华言论、移居美国,“公知女神”柴静,如今过得咋样

发表辱华言论、移居美国,“公知女神”柴静,如今过得咋样

丹宝说文史
2023-12-05 16:50:35
54岁当选副总理,如今94岁仍健在,子女无一人当官!

54岁当选副总理,如今94岁仍健在,子女无一人当官!

读史
2023-12-05 07:06:19
一老人在面馆被城管围殴,警卫员一个电话,军区高层大震动

一老人在面馆被城管围殴,警卫员一个电话,军区高层大震动

冰痕迹
2023-11-30 10:19:05
快船雄鹿新交易曝光,鲍尔默点名索要一人,卡椒组合即将被拆散!

快船雄鹿新交易曝光,鲍尔默点名索要一人,卡椒组合即将被拆散!

教育风标
2023-12-05 18:53:15
朝中社发文:朝鲜半岛局势出现完全失控

朝中社发文:朝鲜半岛局势出现完全失控

吕得助
2023-12-04 21:07:31
重磅!成都1号线将继续南延,或纳入五期……

重磅!成都1号线将继续南延,或纳入五期……

王姐懒人家常菜
2023-12-05 19:23:36
2023-12-05 20:44:49

头条要闻

蔡英文宣称"台湾不要香港式和平"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蔡英文宣称"台湾不要香港式和平" 外交部回应

财经要闻

比亚迪:从备受质疑到全球前十

体育要闻

肯德基打工仔说要踢英超 大家听笑了

娱乐要闻

又是盛典生图!刘诗诗被嘲像穿敬酒服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开展门店展车摆放确认工作,明年一季度正式到店

汽车要闻

纯电续航262km/预售26.69万 追光PHEV今晚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嘉德展览“澄凝琼英——故宫博物院藏玻璃精品展” 将重磅开展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震惊!这个地方我能一天两万步

WSB再负Laby&Sok,120成“偏科型选手”了?

公开课

武松杀潘金莲,为何先扒她衣服?原文细思极恐

军事要闻

俄乌在“看不见的电磁领域”激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