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攻坚克难 打胜林业生态建设攻坚战”新闻发布会。沈阳市自然资源局二级巡视员叶舒作新闻发布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为了加快沈阳市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启动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三年工作方案。提出“大干三年,新增造林面积一百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五个百分点”的目标,着力解决我市林地空间不足,森林覆盖率低,土地沙化等问题。今年,是实施三年工作方案的第一年。
林业生态建设攻坚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林业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是陆地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实现绿水青山的主要手段。我市林业生态建设历史欠账多,森林覆盖率低,在全国同级别城市中居于落后地位,同时,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不能满足生态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加强我市林业生态建设,努力实现“三一五”发展目标,要求紧迫,时不我待!
打赢林业生态建设攻坚战必须建立起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指挥,有关部门协同作战的强有力组织领导体系。为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市政府成立了城乡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自然资源局、城市管理和执法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目前,各有关区县(市)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全部成立了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进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环环抓紧,层层落实的组织领导体系。
打赢林业生态攻坚战必须形成全市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农村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农民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大打林业生态建设攻坚战首先要把广大农民发动好、组织好、落实好,形成乡村集体组织、党员干部带头、林地承包者和使用者履行法律责任、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明确三年工作目标分步实施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一是要按照三年工作目标着力打好森林资源存量、增量、变量、质量四大攻坚战;存量攻坚,主要包括林权库林地规划调整和落位,2018—2019年新增采伐迹地和“4.17”火烧迹地更新造林、新植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补植补造和抚育管护等;增量攻坚,主要是完成新增造林面积40万亩、新增森林保有量、林地保有量和森林覆盖率达到计划目标;变量攻坚,主要是通过开展非林地绿化,巩固森林保有量不减少,提高森林覆盖率;质量攻坚,主要是通过加强人工造林质量管理、退化林分修复、低质低效林分改造、森林景观化提升以及发展林下经济,全面提高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二是要围绕防沙治沙、防治水土流失、棋盘山地区“4.17”森林火灾生态修复和农村宜居环境建设,搞好防沙治沙工程、山体绿化工程、平原绿化工程和农村宜居环境绿化工程等几项重点工程。三是按照40万亩的年度计划,组织开展调查摸底、林地腾退、苗木准备、工程造林、检查验收五大保障性工作。首先,依据森林资源变档和国土三调成果,进一步开展实地调查,摸清全市各类林地现状,落实应绿未绿林地的位置、权属、面积、造林主体等;其次,应用调查摸底成果,确认可造林地块,与林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签订还林合同,目前全市已完成签订还林合同33.7万亩,达到春季造林任务需求,我们春季造林任务是30万亩;苗木准备方面,对各区县自有苗木进行调查,落实市内、省内和东北地区可利用苗源,按照树种品种、规格、数量,协调开展供求对接,开展温室营养杯育苗,应急造林需求;工程造林包括调查设计、政府采购、组织实施等工作,其中调查设计、政府采购已于3月20日前完成,计划春季造林5月1日前完成,秋季造林11月15日前完成;最后,将利用无人机技术对造林作业区进行造林前和造林后地理信息采集,结合人工调查,全面核实造林面积和质量,完成检查验收。最近我们还决定采取一地一码的方法,对全市2020年14000多个造林地块每个地块形成一个二维码,便于我们监管和提高质量。
着力解决林地与耕地争夺空间的矛盾
在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中,要着力研究解决林地与耕地争夺空间的矛盾、生态建设与农民利益的矛盾以及林地可利用空间不足、非法侵占林地等矛盾和问题。要压实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主体责任,建立“市统筹,县组织,乡运行,村落实、林业主管部门监管和指导”的责任体系。要实行公检法纪检监察和自然资源联合执法的方式,监督各区县政府依法履行应绿未绿林地绿化的义务,依法打击非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依法清理整顿在林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
总之,“大干三年,新增造林面积一百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五个百分点”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戮力同心,攻坚克难,全面打胜林业生态建设攻坚战,为实现“农村森林化,城区园林化”的林业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而奋斗!
发布会最后叶舒回答了各媒体记者的提问。
问题1:我市各级政府是如何落实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责任的?
叶舒:围绕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方案,我们建立了“市统筹,县组织,乡运行,村落实、林业主管部门监管和指导”的责任体系。其中,县区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市统筹,是由市政府统筹全市三年林业生态建设方案、规划、落实资金和政策、安排植树造林、执法相关工作;区县政府,主要落实各项造林任务,组织开展林地腾退、林地执法、植树造林、检查验收、林地管护、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并做好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苗源准备、水源落实、资金筹备、造林对接、协调保障、进度和质量管理等保障性工作;乡镇政府(街道),承接区县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组织乡村干部协助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确认造林地块、开展调查设计、签订还林合同、造林工程对接,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进度、质量、标准运行;村委会,落实造林地块、落实造林合同、落实造林主体、落实造林责任、落实林地管理。
问题2:面对非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资源行为,我市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依法清理整顿这些违法违纪问题。
叶舒:我市非法侵占林地的问题是非常突出的,是造成我市近些年森林覆盖率低、森林保有量少的根本性原因。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制定三年工作方案,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组织开展清理整顿非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市政府已形成方案下发到各地区,要求以各区县为主体,以政法委牵头,公检法自然资源形成一个联合执法的机制,重点对林地承包者非法使用林地等七种非法侵占林地现象进行清理整顿。要求这些违法使用林地在三年之内全部清退出来,全部按照林业主管部门的规划实施还林。对拒不执行还林计划和任务的,我们将按照《森林法》等有关规定,该收回林地的收回,该处罚的处罚,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追究刑事责任。总之,我们想通过进一步开展常态化的林地执法机制,把非法侵占的林地都腾退出来,确保三年计划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