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网沈阳供电公司:“握住”6.6万伏高压 守住2.8万户用电)
“风速、湿度满足作业条件,登塔人员自检屏蔽服,作业期间防止电弧和感应电伤害,开始作业!”3月24日13时,在为华晨宝马第三工厂建设配套的66千伏金普分线1号杆塔带电断引作业现场,随着作业总负责人开工指令下达,一场电压高、电场强、风险大,涉及近3万电力客户的用电保卫战拉开了序幕。
据作业总负责人介绍,“66千伏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是电力系统中风险最高的作业方式,人体要直接接触带电体,要求作业人员必须有极高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相对常规停电作业,国网沈阳供电公司实施的这次66千伏带电作业可以让28736户免受停电影响。特别是位于铁西宝马工厂附近的6个工业园区,在复工复产的关键期,带电作业的实施使这个地区保持了不间断的电力供应。”
作业地点在距华晨宝马第三工厂厂址约3公里的一处空地里,初春的风不断刮起沙土,工作人员将绝缘梯、绝缘杆上的灰土用干布擦了一遍又一遍以保证绝缘性能,工作负责人对每名作业人员分别交代了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目的只有一个——万无一失!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罗海勇、邢诗隆、吴振华三名塔上作业人员接连登上33米高的铁塔,到达作业面后系好个人安全带。按照分工,将分别对上、中、下三相引流线执行 “断线”任务。塔下负责配合、指挥的是工作负责人、带电班班长王罡,他也是“断线”最后一步的操作人。
第一个出场的是罗海勇,执行下线断引任务,王罡说,“小罗是我的徒弟,这种作业危险,第一个操作是否顺利直接影响到后面,我们师徒熟悉,配合起来顺畅,所以就让我徒弟打响第一枪。”
“可以开始作业!”随着王罡发出指令,塔上三人将一个绝缘梯固定在杆身与导线之间,罗海勇坐在绝缘梯上,手、腿配合,慢慢挪向导线,在距离导线300毫米距离时罗海勇按要求发出转移电位请求,在得到王罡允许后,罗海勇双手迅速抓住导线,“滋”,虽然速度足够快,但还是听见了导线对罗海勇“充电”的声响。
记者看到,这相导线由两根导线并列组成,也就是说,罗海勇需要拆开两组导线连接金具,每组连金具要拆除2个螺栓。在断开导线前,罗海勇将一条相对导线较细的铜线连接在了导线断开点的两端,对此,现场负责技术保障的韩树民解释说,“导线断开的一瞬间会产生电弧,会伤到人体,所以工作人员在断开导线前,会在断点两端连接一条导电性能良好的铜线,在导线断开后,铜线继续导通电流。”
韩树民指着断点一侧的导线说,“这侧导线会因自身重力掉落,恰巧我们利用上这一点,王罡会事先使用通过定滑轮的绝缘绳给掉落的导线一个向上的力,待人员撤到安全距离后,王罡再快速松手并迅速控制下降距离,消弧绳会在导线掉落时脱落,这样电弧就伤不到人了,这也是作业最后、最关键的一步。”
虽然只有四个螺栓,但高空、有风、高压、强电场等多种因素,给罗海勇增加了许多困难。按照规定,只要接触了带电体就不能离开,还要保持与相邻导线的安全距离,否则将危及人员生命。由于螺栓过紧,罗海勇不得不更用力,但手腕一用力过大,脚下的绝缘梯就往用力的反方向晃,造成罗海勇重心不稳……多种不利因素让罗海勇不得不多次变换姿势。在不懈的努力下,罗海勇成功将导线分离,消弧绳继续导通电流。
在罗海勇退出至安全距离后,王罡迅速松下牵引绳,伴随着“滋滋滋”的声响,一道长40厘米左右、犹如缩小版闪电般的弧光闪过,导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断开”。第一次的成功,让后面两名作业人员信心倍增,在现场全体人员的配合下,全部作业项目于15时56分完成。(陈龙 杜岩)